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

ID:35699642

大小:724.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3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__以长江流域为例课后达标检测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2讲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重庆重点中学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a、b、c、d四地温度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a>b        B.b=cC.a>cD.c=d2.图中河流干流流量随流程变化正确的是(  )解析:第1题,结合河流状况,可判断b地海拔较高,c地海拔较低。再根据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可得出四地温度:a地为12~14℃、b地为10~12℃、c地为14~16℃、d地为10~12℃。第2题,若无特殊情况,河流干流流量往往

2、随流程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支流汇入处有突增现象。图中干流有三条支流汇入,结合汇入点距离即可得出结论。答案:1.A 2.C(2018·贵州重点中学模拟)抽水蓄能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是利用电力富足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且宜为事故备用。读图完成3~5题。3.抽水蓄能电站最大的优点是(  )A.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B.具有防洪、供水等多种功能C.充分开发利用小区域能源D.循环利用,减少能源的损耗4.江南地区抽水蓄能电站的水由上水库放到下水库最多的季节是(  )A.春、夏B

3、.夏、秋C.秋、冬D.冬、夏5.我国西北地区规划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比西南地区多,主要考虑西北地区(  )A.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快B.经济发展快,常规能源短缺C.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降水量大D.能源需求量大解析:第3题,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主要是调剂电力,最大的优点是保障电网供需平衡,但其运行会损耗能源。防洪、供水、能源开发是一般电站都具有的功能。第4题,江南地区冬季无统一供暖、夏季炎热,对电力需求量大。第5题,西北地区煤炭、天然气资源丰富,年降水量小,水资源缺乏,能源需求量不大;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较快,但其发电量受天气影响大,供电稳定性差,需要建抽水蓄能电

4、站以确保电力输出平稳。答案:3.A 4.D 5.A(2018·银川模拟)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6~7题。6.甲、乙两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A.酸雨 土地荒漠化B.湿地减少 土地盐碱化C.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D.酸雨 森林面积减少7.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河流主汛期出现在12月-次年4月,乙区域河流主汛期出现在夏季B.两区域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都是所在国家重要的棉花产区C.与乙区域河流相比,甲区域河流水量大、汛期长、结冰期短D.甲区域水能资源丰富,但石油和煤炭资源缺乏,乙区域反之解析:第6题,甲区域属于湿润地区,地形多丘陵山

5、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乙区域位于新疆内陆盆地,气候干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容易引起土地荒漠化。第7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冬末春初多雨,故河流主汛期出现在12月-次年4月,该区域气候以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石油、煤炭资源都很丰富,河流无结冰期;乙区域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形成汛期。答案:6.C 7.A(2018·临沂一模)下图为长江上游宜昌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关系图。据此完成8~9题。8.①阶段→②阶段→③阶段,长江上游(宜昌站)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是(  )A.有所增大B.比较稳定C.周期波动D.明显减少9.较之②阶段,③阶段长江上游(宜

6、昌站)年输沙量变化显著,主要原因是(  )A.上游径流量大幅减少B.上游干支流沿岸地区修路等工程建设C.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D.上游干支流上一些大型水库的建成蓄水解析:第8题,由图可知,从①阶段到③阶段,宜昌站的年输沙量整体呈明显减少趋势。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以后,长江上游(宜昌站)的年输沙量明显减少,这得益于我国在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三峡大坝。三峡大坝建成后大量蓄水,使泥沙在水库中沉积下来,因此2003年以后,宜昌站的年输沙量明显减少。答案:8.D 9.D (2018·广州模拟)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山地,其上、中、下游分别流经山地、高原、平原。读图,

7、完成10~11题。10.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  )A.自上游向下游增大B.自上游向下游减小C.中游最大,向上、下游减小D.中游最小,向上、下游增大11.该河流下游无支流,其最主要成因是(  )A.干湿季分明B.地形平坦C.地上河D.植被稀少解析:第10题,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谢贝利河位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谢贝利河上游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降水较多,河流的流量较大,中下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河流的流量小,因此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自上游向下游减小。第11题,谢贝利河位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中下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没有明显的干湿季;谢贝利河发源于高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