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ID:35708630

大小:294.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4-13

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鹰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鹰潭市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⑴请按照题号顺序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另附的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在此试题卷上答题无效。⑵考试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⑶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卷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如何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之利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

2、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便有至上的性质:“君子义以为上。”这里确认的首先是义的内在价值。后来的宋明理学进一步通过义与天理的沟通,对义的内在价值作了论证:“义者,天理之所宜。”“理”具有普遍必然的品格,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义一旦被赋予内在价值,便同时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如果行为本身合乎义,则即使它不能达到实际的功效,也同样可以具有善的价值,所谓“惟义所在”,便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儒家往往将义(当然之则)理解为一

3、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履行道德规范(行义)本身当作行为的目的。这种看法带有明显的抽象道义论的性质。不过,“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中国历史上,“惟义所在”的律令,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并出现了不少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就此而言,道义的原则确实可以给人以正面的价值导向。-25-肯定“义”的内在价值,当然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利”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事实上,儒家并不绝对弃绝功利。孔子到卫国,并非仅仅关心那里的道德风尚如何,相反,倒是开

4、口便盛赞该地人口众多。当他的学生问他“既庶矣,又何加焉”时,孔子明确回答:“富之。”“庶”(人口众多)和“富”在广义上均属于利的范畴。按儒家之见,利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恶,从社会范围来看是如此,就个人而言也是这样。“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即使圣人,也不能完全不讲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不过,利固然不可一概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一再强调要“见利思义”,如果不合乎义,则虽有利亦不足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对于义,利始终处于从属的地

5、位。一般来说,利首先与个人或特殊集团相联系,而个人(或特殊集团)之利往往并不彼此一致,因此,如果片面地以利作为行为的唯一准则,就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社会成员在利益关系上的冲突,“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报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与利不同,“义”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唯其如此,故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历史地看,儒家突出“义”的普遍制约,反对唯利是求,这对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的稳定,确实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以义制利”的要求与“义以

6、为上”的观念相结合,往往又导致了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则常常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从这方面看,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又明显地有负面的导向作用。(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义因为具有至上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的要求。B.“惟义所在”,说明合乎义的行为,即使没有实际结果,也可以具有善的价值。C.孔子在卫国,开口便盛赞人口众多,表明他关心那里的利。D.儒家对“义”的推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

7、护社会稳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使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提出问题,然后按照义利的先后顺序分别展开议论。B.文章在论证义的价值时,先论证义的内在价值的合理性,后论证义的社会价值。C.文章在论证利的价值时,使用了说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D.文章在讨论义利之选时,先论证选择“义”的价值,再论证片面选择利的不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人在思考如何协调个人与集体之利的问题时,并不受“义利之辨”的困扰。B.“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8、云”,是强调人们对利的追求必须始终处于义的制约之下。C.“义利之辨”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所以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25-D.对功利意识的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这使得儒家对“义”的推崇明显地有负面的导向作用。【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义因为具有至上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的要求”因果颠倒,原文说“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