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这样爱我》

《妈妈,请这样爱我》

ID:35711144

大小:140.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4-13

《妈妈,请这样爱我》_第1页
《妈妈,请这样爱我》_第2页
《妈妈,请这样爱我》_第3页
《妈妈,请这样爱我》_第4页
《妈妈,请这样爱我》_第5页
资源描述:

《《妈妈,请这样爱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妈妈,请这样爱我》序生命的教育和成长 何谓生命教育?每一个生命,要想获得真正的宁静、幸福和自在,必须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和环境,和他人以及和自身的关系。传授生命处理这三大关系的学问的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新教育,大家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习惯性地把重心放到如何处理和环境、和他人的关系(又称“对外”的关系)上,却忽略了和自己的相处(又称“对内”的关系)的问题。这样长期下去,渐渐地,我们就会习惯于漠视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志、欲望、心声、念想……我们就会习惯于压制自己、批判自己乃至谴责自己……我们就会习惯于追逐外界、迎合外界直至丢失自己…

2、…以此来解决所谓的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在生命的三大关系的处理中,我们经常习惯性地首先考虑的却是牺牲和自己的关系;我们已经习惯了把与环境,尤其是与他人的关系(对外的关系),置于远比和自身的关系(对内的关系)更高的位置;他人和外在的观点和看法,远比我们自身的真实感受和需要重要。用这样的方式,我们看似解决了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但显然,同时,我们也严重伤害了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这样下去,我们的心灵,注定会伤痕累累。问题是:当我们的心灵伤痕累累,一如惊弓之鸟时(外界稍有风吹草动,即心旌动摇,不安焦虑恐惧纠结成为自身心灵的常态),我们真的有能力

3、解决所谓的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吗?我们是真的解决了,还只是在伪装,在自欺,又或者,只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受伤的心,又或者,靠外界暂时的平静获取身心暂时的平静。不管怎样,结果只有一个:身心的状态几乎百分之百地取决于变动无常的外界状态。这就是身心完全外驰、对外关系成为生命第一关系的自然的唯一结果。这个时候,生命想获得长久的宁静、幸福和自在,绝无可能。同时,比上述事实和结果更为可怕的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在一贯被忽视,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如何和自己相处、如何与自己的心灵沟通的教育,所以,导致在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就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自己心灵的伤。其实,我

4、们的内心已经伤痕累累,但我们却总是看不到,总是若无其事,这才是人世间最大的殇。 举个例子,孩子哭的时候,我们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总是:别哭。我们为什么要说“别哭”呢?35因为,在我们看来,哭是不好的,是懦弱的,是不够坚强的,是无力和无能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等等。只是,这些都是外界的观点,都是外界所谓的价值观的评定标准。而从生命的内在需求看,他为什么要哭?有没有道理?应不应该哭?哭好还是不哭好?应该哭多长时间……当我们脱口而出“别哭”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些呢?我们考虑的是生命外在的关系外在的标准,还是生命内在的关系内在的需要呢?所以,请每一位家长从现在开

5、始,试着开始全新的思维,全新的教育,全新的生活吧。拿这件显而易见的事情举例,只是想说清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100%的回应模式,都是在处理生命的对外的关系,与环境和与他人的关系,而不是在真正地教会生命学会处理和自己的关系啊。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怜的生命,它的内在的心声,从来没有被尊重被倾听被充分满足过。这么些年来,它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原来一直是在被漠视被压制被伤害的。那么,如果你的孩子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他的生命,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呢?看看我们自己,答案就很清楚了。看看人类文明几千年了,人性还是如此,答案就更加清楚了。幼儿教育,是一切的根源。

6、因为,它事关人格的塑造、人性的苏醒还是泯灭,而这才是文明真正的基石。我们想想,对内的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对外的关系,和环境和他人的关系,到底哪个重要?哪个才应该是核心?哪个才是教育真正要去关注和处理的呢?这三大关系中,与自身的关系(对内的关系),是重中之重,是真正的核心和基石。一个人,唯有真正解决和自己的关系,才能真正解决和环境、和他人的关系(对外的关系),才能达成生命三大关系的完美平衡。这样的教育,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基石和核心,是传授生命如何和自己的心沟通,如何处理和自己的心的关系的学问,所以,生命教育,又称心灵教育。而无论是生命教育,还是心灵教育,

7、其着眼点,都是要了解人性,尊重人性,顺应人性,进而促进人性的净化和回归,所以,生命教育,心灵教育,又称人性教育。这三者是一回事。重点放在处理和自己的关系的教育,即是生命教育。了解人性、尊重人性、顺应人性的教育,即是生命教育。和自己的心相处、和自己的心沟通的教育,即是生命教育。从这三个角度入手,也就是说,当我们从孩子的内心需要的角度、从生命的人性发展的角度、从心灵的健康成长的角度入手,那么,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孩子所有的思想、行为、情绪、情感、欲望……35都是自然的、健康的、合理的,都是在满足生命的内在的需要,都是在满足人性的本能的渴求,都是在渴望发展心灵的力量

8、和智慧,我们要无分别地去尊重、理解、信任和接纳,而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