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ID:35716386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以《压强》教学设计为例摘要:本文以《压强》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5E学习循环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5E模式 物理教学   5-E学习循环模式由生物科学课程研究(BiologicalScienceCurriculumStudy,简称BSCS)于1989年创立,它主要由五个阶段构成,即准备—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讲解—explanation;应用—elaboration;评估—evaluation。5-E学习循环模式属探究教学法的一种,建构主义为其基本精神。作为对教学基本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一套更完备

2、、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   ●1E—准备   1.1创设情景   设境激趣:(轻功表演)准备八个大的气球(先吹好气但不要吹的太饱满)、合成板。   师问:这是大家熟悉的气球,如果我们人站在上面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生:气球会炸!   师实验:将气球紧密放在地面上,然后将合成板放在气球上。然后扶着桌子慢慢站上去,最后松开手直立于气球之上。(学生惊讶,兴趣高涨)   师:你们想不想拥有这种能力啊?   生:想!   再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①小姑娘站在雪地里,对雪地有压力,双脚陷入雪里;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对地面也有压力,却几乎没有陷入雪地;②用手按皮肤,手指对

3、皮肤有压力,皮肤被按进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③用手按图钉帽,手对图钉有压力,图钉尖扎进桌面。④吊有钩码的细绳对橡皮泥有压力作用,细绳压入橡皮泥。   师: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作用效果)   师:请同学们分析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   师:谁能够根据这些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师生对话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实验提供的仪器,调动学

4、生已有的感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理量可能有的联系。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回忆起控制变量法对研究和处理问题的好处。   (在以上准备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①学生要学的科学概念和规律是什么?②学生可能存在的“误解”有哪些?可能的原因是什么?③哪一个活动(哪一步)是关键?④学生应该注意观察哪些现象?应该如何操作和记录?⑤应该如何启发学生?用什么样的问题?⑥材料是否准备齐全?数量是否足够?⑦有没有潜在的安全问题?⑧如何协调学习小组内的集体讨论?)   1.2 提出问题   多媒体展示脚印图片。   先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明白脚印反映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师:大家想弄清那一些问题呢?

5、   生1:为什么这两个脚印的深浅不一样?   生2:脚印的深浅与沙子有没有关系?   生3:脚印的深浅与人的体重有没有关系?   生4:脚印的深浅与脚的大小有没有关系?   生5:为什么这两个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一样?   生6:……   教师从中确定本节课所研究的课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你们能不能猜一猜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教师要先界定学生研究范围,而不是全盘放开,这种界定是由学生的能力水平而定。明确指出我们要干什么事,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的,不必在此过多做秀。每次探究活动都有各自的偏重点,不是每个环节都要由学生完成。)   ●2E—探究  

6、 2.1进行猜想   (学生交流)   生1:脚的大小。   生2:沙子的软硬程度。   生3:人的体重。   生4:……   师: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各自的想法,然后对自己认为最可能的猜想进行探究。   教师引导整理:受力面积、压力的大小。   2.2设计实验   教师提供大量器材后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思考、讨论后交流:   生1:研究压力的大小用不同的重物(底面积相同)分别压在沙子上来比较它们压痕的深浅。研究受力面积时用重力相同底面积不同的重物分别压在沙子上来比较它们压痕的深浅。   教师引导学生评估(强调控制变量法)后请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生2:用橡皮泥来代替沙子

7、做实验。   生3:我觉得还可以用面粉来做实验。   生4:重物的重力可以通过加减砝码来改变。   生5:底面积可以用同一物体的不同面来改变。   师:先讨论各自方案可行性,然后与课本给出的参考方案比较后,选用最简便快捷的实验方案,写下你的实验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①学生在第一阶段所发现的问题是什么?收集到哪些数据和信息?②如何帮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得出结论?③如何帮助学生按照科学的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思维?④可能的误解在什么地方?⑤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