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禅祖师——傅大士地故事

维摩禅祖师——傅大士地故事

ID:35723313

大小:20.0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14

维摩禅祖师——傅大士地故事_第1页
维摩禅祖师——傅大士地故事_第2页
维摩禅祖师——傅大士地故事_第3页
维摩禅祖师——傅大士地故事_第4页
维摩禅祖师——傅大士地故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维摩禅祖师——傅大士地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维摩禅祖师——傅大士的故事维摩禅祖师——傅大士的故事他从未剃度出家,却开启了佛教中国禅宗的原始宗风,被称为“弥勒化身”、“中国维摩禅始祖”、“佛教中国化的先驱”;他和达摩、宝志并列为梁代三大士,早在1400多年前就提倡“中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和谐思想,他就是——五百罗汉中的傅大士。  松山结庵修行31岁广行布施,讲法度众生维摩禅祖师——傅大士的故事维摩禅祖师——傅大士的故事他从未剃度出家,却开启了佛教中国禅宗的原始宗风,被称为“弥勒化身”、“中国维摩禅始祖”、“佛教中国化的先驱”;他和达摩、宝志并列为梁代三大

2、士,早在1400多年前就提倡“中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和谐思想,他就是——五百罗汉中的傅大士。  松山结庵修行31岁广行布施,讲法度众生  傅大士生活在梁朝,浙江义乌人,也号善慧大士,双林大士等。他所在的时代梁武帝、陈武帝等皇帝都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傅大士就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运而生。傅大士年轻的时候,端靖淳和,无所爱着,少不学问,时常和大家一起去捕鱼。傅大士捕到鱼后,每次都要把装鱼的竹笼沉到水下,使这些鱼有一个自由离去的机会。他想鱼儿能游出的都游出去,留在笼子里不出去的那才算是因果所致。“该走的走,该留的留”。他这

3、样捕鱼,受到乡里人的讥笑,认为他是愚人。  傅大士24岁,有一天,他在稽亭塘边捕鱼,依旧对鱼说:“该走的走,该留的留。”此时来了一位嵩山头陀。受他的教化,傅大士临水照影而顿悟前缘。他对嵩头陀说:“炉韛之所多纯铁,良医之门多病人,度生为急,何思安乐乎!”于是,他抛弃了渔具,和嵩头陀一同回家。因问修道之地,嵩头陀指了指松山下双梼树,说:“此可矣!”过后,傅大士就来此结庵修行,这就是以后的双林寺。  但傅大士悟到前缘后,便发大乘愿行,不走避世出家的高蹈路线,所以他说出“度生为急,何思安乐乎”的话。这是参禅学佛的精要所在

4、,不可等闲视之,以后傅大士的作为都是依此愿而行。  傅大士在双梼树下结庵修行,山顶有黄云盘旋,所以后来这山就叫云黄山,也有人叫横云山。云黄山在今义乌佛堂镇东部,周围30里,画溪环山而过。画溪和乌伤溪汇合后向西经100余里流到东阳郡驻地,即今之浙江金华。  傅大士先在双梼树下搭了一个草棚,偕同妻子留妙光,躬耕而居,过着农禅的生活。在山坡地垦植,种满了粟、麦、瓜、果,有的时候还给别人打工。他就这样,白天劳作,晚上修学,勤奋过日子。他总是以救度众生为己任。有一次,有人来偷他所种的瓜果,大士非但没有加以责怪,反而给他装满

5、了一篮子,叫他拿回家去,表现出他大慈大悲的情怀。他这样苦行了七年,修学愈加精进,渐渐地便有许多乡里人前来顶礼膜拜,在他身边聚集了很多信徒。傅大士这一年是31岁,是年,地方上发生饥荒。傅大士为了化导大众,先劝化妻子信佛,施舍了田地产业,设大法会供养诸佛大众。他作唱说:  舍报现天心,倾资为善会。  愿度群生尽,俱翔三界外。  归投无上土,仰恩普令盖。  傅大士是大乘佛教教义的推行者和实践者。大乘佛教的行道,为了众生可以施舍资财、眷属、妻子乃至自己的头目脑髓,但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傅大士的事迹愈来愈多,愈传愈广

6、,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化身。这时,天台山有一和尚,名叫慧集,精勤佛法,闻有东阳傅大士,深解大乘,遂日夜兼程,来见大士愿为弟子。大士为他讲经说法,他也就朗然开悟。时慧集已37岁,年龄比傅大士还大6岁,又是天台山忠实的佛教信徒。他的皈依门下,为傅大士弘教找到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不平静的后半生    傅大士从建双林寺后,即隐居松山,一生把所有的资财都布施给大众,拨济众苦。但是他的资产是有限的,光施财不解决问题,他就考虑用“法施”来感动上天和众生。先是持不食上斋,接着准备自焚烧身,为众生赎罪。但是他的门徒,个个都悲号啼哭,愿

7、以身代。他们共同发愿将欲“庄严佛刹,克己灰身,成就胜德”。大家都“伏愿师主”,“久留世间”,“接养孤穷”,“利安贫老”。并且来挽留的人愈来愈多,有比丘法脱、法坚、普济,还有居士傅长、傅远等42人。这样,傅大士就答应暂留人间。   有一次,有一个沙门来看傅大士,他对傅大士说:“听说你修菩萨行,而修菩萨行的人,乞头与头,乞眼与眼,国城妻子,皆所不吝,今乞大士手中的香炉,你给我就是真菩萨,不给就不是菩萨。”大士说:“给你也好,不给你也好,都不能证明是菩萨或不是菩萨。”这个人就把香炉强抢了去。过了十余日,此人复来问:“我

8、把你的香炉夺走,你怎么说呢?”大士说:“得如本有,失如本无,唯愿上人擎炉焚香,供养诸佛,生生世世增进菩提,常为善友。”这个沙门感到非常惭愧,连忙把香炉送了回来。  梁代末年,民生涂炭,傅大士不时拿出粮食、财帛举办法会宣扬佛法。天嘉四年,他舍了50担米、30匹绢。天嘉五年照样营斋,转诵法华经21遍。这一年,还在会稽铸宝王像10躯。自后五年,年年设六会如前。傅大士的一生,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