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胶体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胶体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ID:35724569

大小:280.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4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胶体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_第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胶体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_第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胶体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_第3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胶体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_第4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胶体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_胶体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解析】 分散质直径为1~100nm的分散系为胶体。【答案】 C2.歌手那英在歌曲中唱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中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答案】 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20250030

2、】A.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B.Fe(OH)3胶体是纯净物C.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不可以透过滤纸【答案】 C4.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混用时,易堵塞钢笔吸管,则可能是胶体的(  )A.丁达尔现象B.电泳C.聚沉D.渗析【解析】 不同牌号的墨水中胶粒吸附的电荷电性不同,两者混合时,胶粒所带电荷相抵消从而聚沉成沉淀。【答案】 C5.某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为(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解析】 胶体分散质能透过

3、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浊液分散质既不能透过滤纸,又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分散质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答案】 A6.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或搅拌可能使胶体发生聚沉B.胶体能透过半透膜,但不能透过滤纸C.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和胶体D.电泳实验说明了胶体微粒带有电荷【解析】 加热,搅拌,加入可溶性盐,可使胶体发生聚沉,A正确;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但能透过滤纸,B错误;C、D明显正确。【答案】 B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黄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C

4、.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解析】 A选项属于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聚沉;B选项是土壤胶粒遇海水中的电解质发生聚沉;C选项是蛋白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D选项是一个化学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此时生成的Fe(OH)3是大量沉淀而不是胶体。【答案】 D8.(2016·济宁高一检测)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OH)3胶体,可行的方法是(  )A.过滤  B.蒸发C.加入适量的盐酸D.加入适量的N

5、aOH溶液【解析】 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过滤;Fe(OH)3胶体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水,不引入杂质。【答案】 C9.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解析】 A项,为蒸馏装置;B项,为渗析装置;C项,为过滤装置;D项,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装置。【答案】 D10.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A.蒸发 B.过滤 C.结晶 D.渗析在下列横线上用上面方法的编号填出恰当的分离或提纯方法。(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用___

6、_____。(2)除去蛋白质胶体中混有的(NH4)2SO4,用________。(3)分离KN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用________。【解析】 (1)溶液和悬浊液的分离方法是过滤。(2)胶体和溶液的分离方法是渗析。(3)溶解度不同的固体溶质可用结晶和重结晶法分离。【答案】 (1)B (2)D (3)C11.把淀粉和NaCl溶液装入半透膜袋内,浸入蒸馏水中进行渗析。试回答:(1)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而Cl-已透过半透膜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证明淀粉与NaCl溶液已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及Cl-与Ag+结合成AgCl白色沉淀进行检验。【答案】 (1)取烧杯中液体少许放入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碘水,若不变

8、蓝,证明淀粉未透过半透膜;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证明Cl-已透过半透膜(2)取半透膜中液体少许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淀粉与NaCl溶液已分离完全12.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现象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