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治疗

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治疗

ID:35733116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5

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治疗_第1页
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治疗_第2页
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治疗_第3页
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治疗_第4页
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治疗社会进步,近代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创伤病人日益增多。临床医师在对创伤病人的病情进行正确评估、诊断的同时,往往需要给予病人合适的镇痛、镇静治疗,以求病人合作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理。早期镇痛治疗也有助于减轻机体对严重创伤的应激反应,但是疼痛治疗也可以影响对病情的正确诊断,镇痛方法选择不当也可以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严重并发症,使镇痛措施在创伤病人的应用受到限制。对创伤病人如何正确、有效、合理地使用镇痛技术是现代创伤骨科需要重视的问题。一、疼痛的病理生理疼痛系统的组成。疼痛系统由以下方面组成1.外周神经系统中伤害性知觉感受器,是初级传入神经纤维的游离神经末梢、能感觉疼痛刺激

2、。2.初级传入神经纤维(Aδ和C纤维)可被伤害性刺激激活的初级传入神经轴索为有髓鞘的Aδ纤维和无髓鞘的C纤维的游离端,80%-90%C纤维对伤害性刺激有反应。Aδ纤维对伤害性机械刺激有反应。3.后角初级传入神经纤维和后角内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是对传入的伤害性刺激进行加工和整合的重要部位,在后角内传入的伤害性刺激信息或被向上传入更高级中枢,或被下行性系统抑制。4.上行性伤害性知觉传导束其将伤害性刺激传至更高级神经中枢,包括脊髓丘脑束、脊髓下丘束。5.高级中枢 (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与疼痛的辨别、疼痛的情感成分、记忆成分以及疼痛刺激引起的运动有关。6.疼痛调节系统包括阿片系统参与下

3、行镇痛,去甲肾上腺素系统、5羟色胺系统可产生镇痛。二、创伤骨科病人的疼痛特点创伤和手术后疼痛为创伤痛。这种疼痛与手术创伤的大小、侵袭器官的强度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有很大的关系。在股骨关节置换手术再建术后产生的镇痛,是典型的创伤疼痛,常因脊髓反射造成大腿股四头肌等深部肌肉的痉挛性收缩。这种挛缩可以引起强烈的疼痛,挛缩性疼痛常与切口创伤痛同时发作,疼痛在挛缩发作时难以忍受,这种疼痛也可发生在脊柱和大关节手术后。随着病程的进展,在创伤后的不同时期,疼痛也有不同的特点。所需采取的对策也不相同。在创伤或大手术后1-3天,机体对痛觉处于高敏状态,疼痛剧烈,任何的创面移动、体位不当可使疼痛明显加重,病人

4、表现为焦虑不安,严重者伴有休克、高热等全身症状。此时使用一般镇痛药无效,需要用阿片类药物或神经阻滞才能达到满意效果在创伤或大手术后3-7天,创口疼痛程度减轻,但活动后或咳嗽可加重疼痛程度。病人的精神较为抑郁,使用小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或是甾体类药物,使用合适的体位、组织固定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在创伤和大手术的恢复期,患者多表现为创伤部位深部的疼痛。肌腱、韧带、骨膜关节、神经断端,性质为持续性疼痛,无明确的部位。部分病人可有幻肢痛。此时在镇痛治疗同时还需去除病因和心理治疗。二、伤病人对机体器官功能的影响疼痛本身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可以制约病人的活动,以免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但是过分的疼痛刺激不

5、能得到缓解,势必对机体造成诸多影响。严重创伤产生的疼痛刺激,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以及肾素—醛固酮系统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的功能,可造成神经源性休克,或者心肌氧耗增加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对高龄患者更增加危险性。创伤患者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和咳嗽,使呼吸受限,肺活量和功能残气量降低,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可引起一系列的肺部并发症如肺炎、肺不张、急性呼吸衰竭等。创伤疼痛产生的应激反应可引起体内多种激素的改变,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增加,如皮质激素、高血糖素,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减少如雄激素和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使糖原分解、蛋白质和脂

6、肪分解,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和机体康复。【创伤骨科病人疼痛治疗原则】四肢脊柱创伤病人有23%合并有胸腔、腹腔和脑损伤,这类病人往往伴有休克和呼吸功能障碍,必须重视创伤病人全身各脏器功能状况,评估病情改变过程并及时处理。在此同时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行镇痛治疗。对于骨折患者,尽快进行骨折固定,伤口清创等,尽快去除致痛病因,镇痛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原则上应避免反复大量使用强效镇痛药物。镇痛药的种类和剂量根据创伤的部位、疼痛的程度、病人的全身状况选用镇痛药。首先选用非甾体药物,效果不好选用阿片类药物。剧烈疼痛病人可选用非甾体药物+神经安定+静脉小剂量阿片类药物,必要时再加用局部神

7、经阻滞,能收到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能减少药物用量和药物副作用。创伤病人多为饱食病人,使用阿片类药有致呕吐作用并抑制消化道活动,故使用阿片类药物宜加用氟哌利多、异丙嗪、灭吐灵等镇吐药,要注意防止误吸。创伤病人使用镇痛药物须观察病人神态、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幅度、方式)关注病人的主诉及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烦躁、心率失常、呼吸抑制等。四、常用的镇痛药物(一)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即阿片类药物,是迄今为止使用最为广泛的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