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

“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

ID:35733263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5

“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_第1页
“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_第2页
“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_第3页
“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_第4页
“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带领我们去那未知的岛屿吧”  摘要:马维尔的《百慕大》是一首描述清教徒历经磨难考验获得上帝救赎到达彼生的一首宗教诗。本文从17世纪向死而生的死亡观出发,从《圣经》的角度解读清教徒如何获得属灵”的灵魂,拥有不朽和灵性的身体。马维尔从清教徒的角度,唱诵了一首对彼生的岛屿乐园的向往和憧憬之歌。  关键词:马维尔《百慕大》死亡《圣经》  20世纪初的英国学者赫伯特?格里尔逊在其著作《十七世纪玄学派抒情诗和诗歌》中把诗人安德鲁?马维尔誉为“多恩和德莱登之间最有趣的名人”。虽然诗歌产量不及同流派的多恩、琼森和赫伯

2、特,但安德鲁?马维尔创作诗歌,主题覆盖面却要广一些。他的诗歌从私人爱情物语到宗教再到涉及政治的公共言论都有涵盖。马维尔出生于17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而17世纪的前六十年正是英国动荡不安的时期。T.S.Eliot曾经在《安德鲁?马维尔》一书中评价其诗歌“在轻松的抒情诗的优雅之下蕴藏着坚强的理智。”这也正是马维尔和多恩以及赫伯特的区别。牛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的高级学者利什曼在其《马维尔诗歌的艺术》中把马维尔称为“一位老练的模仿者和试验者”,因为“不同于弥尔顿和多恩,马维尔鄙弃某种场合下对于古典神话的暗示,他很多的诗至少都是正规的田园诗,他

3、的写作风格比那两位都要优雅。”马维尔的诗歌总共六十多首,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马维尔的《致我娇羞的女友》以及《花园》,分析其及时行乐的主题以及玄学诗的奇喻夸张写作手法。本文将在17世纪向死而生的死亡观背景下,从圣经的角度解读《百慕大》。  《百慕大》创作于1653年,马维尔是当时克伦威尔护卫威廉?达顿的家庭教师。他们一同住在约翰?奥森布里奇的家中。奥森布里奇及其妻子是不折不扣的虔诚清教徒。这首诗就写于马维尔和他们夫妇聊完天之后。17世纪早期,一些清教徒逃离英国定居百慕大群岛。被宗教迫害的奥森布里奇夫妇于1953年开始也居住在百慕大,并

4、成为殖民地政府的一名委员。当时的百慕大以物产丰富和土地肥沃而闻名于世,也因此被清教徒视为宗教迫害的一处世外庇护所,就如同是上帝提供给他的追随者的一处现世天堂。这些清教徒只承认《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他们认为所有相信、追随上帝的人,无论是君主还是平民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他们相信加尔文“成事在神,谋事在人”的预定论。  一、向死而生――17世纪的英国死亡观  17世纪的英国,教徒们始终相信死亡只是一座桥,对面即是基督。这也激发了人们向死而生的观念。死亡只是通往美好世界的中转站。人们通常所说的基督教死亡观通常是指《新约》中对死亡的回答

5、。尽管《新约》与《旧约》同属《圣经》,他们的内容却不一样。历史上来说,《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而《新约》属于基督教,并在《旧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旧约》缺乏对死亡的深层理解,众人对死亡是恐惧和焦虑的。在《创世记》中,人起初被创造,不具备死或不死的特性。上帝吩咐亚当:“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也就是说,这棵“分别善恶的树”是一颗死亡之树。夏娃受蛇的引诱吃了树上的果子,受到上帝的宣判:“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6、。”也就是说,至此人有了其属性――死亡,而死亡则来源于人的突然堕落――罪。古犹太人对死亡缺乏足够的理解,但他们深知生命短暂,死亡是注定的。在《约伯记》中有这样的描述“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也正是因为古犹太人对死亡的恐惧使得死亡最终成为检验人们是否尊重上帝的标准。如果说死亡在《旧约》中是一个让人畏惧的词,那么在《新约》中,死者可以“复生”则是一条真理。“永恒”在《新约》中不是指人可以永远不死,而是指在末日审判后可以获得重生。那么至关重要的也就是“如何死”。答案是侍奉上帝。这样的

7、死亡观使得人们不再畏惧死亡,天堂是一个崭新的观念,它使人们渴望它。这就是17世纪的死亡观。也就是说17世纪的人们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有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死亡是此生到达彼生的中转站,其二便是如何度过你的此生。这也正是加尔文提倡的“成事在神,谋事在人”。马维尔的《百慕大》中,体现着人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追随信仰,到达目的地。  二、“我们借助耶稣基督得胜”――《百慕大》  《新约》里死亡的恐怖性烟消云散,因为其宣布了人死后仍可“复活”。不过人类的死亡的胜利不是自己争得的,而是“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所以《新约》上说:“我们借着我们的主

8、耶稣基督得胜。”  《百慕大》开篇一到四行描述“遥远的百慕大处于海洋未曾发现的中心”。在一条远航的小船上乘客唱着赞美上帝,鼓励自己穿破风浪到达百慕大的歌。这首赞歌这样唱到:“我们能做的只有唱着他引领我们穿过海上迷宫到达至今无人知晓的岛屿的赞歌”。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