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妻”漫谈

“老妻”漫谈

ID:3573336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5

“老妻”漫谈_第1页
“老妻”漫谈_第2页
“老妻”漫谈_第3页
“老妻”漫谈_第4页
“老妻”漫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妻”漫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妻”漫谈“老妻”漫谈  摘要:“老妻”一词在《全唐诗》《全宋词》中出现的位置以及体现的内容是不同的,反映出诗体与词体之间的区别。“老妻”一词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侧面反映出黄庭坚“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  关键词:“老妻”唐诗宋词黄庭坚  “妻”表“妻子”之义较早出现在《易?系辞下》“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全唐诗》《全宋词》中“老妻”一词的运用相对普遍,“老妻”在《全唐诗》《全宋词》中出现的差异体现了唐诗宋词的差异。《全唐诗》中沈期(1首)、李白(1首)、杜甫(9首)、薛逢(1首)四位诗人的诗

2、作中出现“老妻”一词。《全宋词》黄庭坚(1首)、向子(6首)、杨无咎(3首)三人词作中有“老妻”一词出现。“老妻”一词在唐诗宋词中出现频率以及所体现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本文将对唐诗宋词中“老妻”现象进行讨论。  一、字源考证  (一)“老妻”本义探源。“老”,《说文解字》这样解释:“老,考也,七十曰老”①,《中华古汉语字典》:“老,岁数大。指在五十岁以上”。由此可以推断“老”是指年龄在五十至七十岁之间表示年龄大的词语。如《论语?宪问》“老而不死”,表示此意。  “妻”,《说文解字》这样记载:“妻

3、,妇与夫齐者也。从女、从屮、从又。又,持事,妻职也。”②《汉语古今形义大字典》:“妻,从女、从又、从屮(草指头上的饰物)会意,表示手操家务而头戴饰物的女子。本义旧指男子的嫡配,今指男子的配偶。”③可见,“妻”一词在古代是指男子的嫡配,如《孟子?离娄》:“其妻归,告其妾。”  “老”指五十至七十岁之间的人,“妻”指男子的嫡配,这两种解释在春秋战国时期词义是精确的。那么,据此推测“老妻”应是指“五十至七十岁之间的男子的嫡配”。这种推测对于解决唐诗宋词中诗词作者妻子年岁、是否续弦以及夫妻二人情感等问题

4、有很大作用。词义从古至今的发展是逐渐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词语在本义基础上又出现了转义等现象,并具有了感情色彩。词义发展到唐宋时期也如此,“老妻”一词或在唐以前出现,但其所指称之意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唐诗宋词中,“老妻”一词的出现不能妄断诗词作者妻子的年龄和二人感情状况。  (二)“老妻”探源。笔者查阅《尔雅》《辞源》《称谓大辞典》《汉语方言大辞典》《中华大辞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未对“老妻”一词进行记载和说明,对“老妻”一词进行记载的仅有《辞源类典

5、?伦纪类》,其引用的实例是杜甫诗“老妻画纸为棋局”。按《辞源类典?凡例》“本书于每一典实下。必先载其所产生之书名,或所引诗文词句之作者姓氏。至一典而所见在两书以上,且微有异同者。则择其中较普遍义较晓畅者载之。”④从以上说明可知,《辞源类典》引用杜甫诗句是较常用的,但不能断定其是最早的。众多辞典、字典中并未出现“老妻”一词,可知,“老妻”可能在秦汉时期并未出现且亦不是常用夫妻称谓词。按此推测,“老妻”应该在唐代出现,退一步而言,即使是在唐以前出现,但却是在唐宋时才广泛运用的。  二、形式、内容差异

6、比较  形式上,《全唐诗》中“老妻”出现十二次,而《全宋词》中,有十首词描写老妻,而“老妻”一词出现八次。《全唐诗》中“老妻”一词是随诗作而出现的,而《全宋词》中,仅黄庭坚《浣溪沙》出现在词作内,其余则出现在词题之中,如向子■《鹧鸪天?老妻生日》、杨无咎《渔家傲?十月二日老妻生辰》。可见,在两书之中“老妻”一词出现位置不同。形式上的差异体现了唐诗宋词诗体和词体之异。对于词体风格,清查礼说道:“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词具有委婉之特点,所表达之情感亦是所描写之物象

7、曲折地表达,这也是“老妻”一词在宋词中出现比例少且多在词题中的原因之一。而唐诗则相反,往往将“老妻”打入诗作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内容上,《全唐诗》中“老妻”词所出现的诗作中,大多是借“老妻”一词表达壮志未酬、忧国忧民、时光荏苒以及归隐山林之意。“老妻”只是其诗作中众多意象中的一类,如沈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翰墨思诸季,裁缝忆老妻”⑤,此诗作于作者流放州之时,见到当时流放之地的情境作者彻底绝望,因此作此诗来发泄自己满腔的怨怒。诗人通过“裁缝忆老妻”描述自己身居流放之地痛苦艰辛的生活常态。

8、再如杜甫《客夜》“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宝应元年秋作。是年七月,杜甫严武还朝,至绵州奉济驿,得悉徐知道在成都作乱,转赴梓州。时家属在成都。”⑥诗作通过老妻书信催归来表达当时的混乱局面,传达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意识。  《全宋词》中黄庭坚《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老妻学饮伴清谈”。词中描绘了词人与妻子乘舟泛湖的乐趣,是对当时闲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寄情于自然的审美倾向。向子和杨无咎寿老妻生日词传达的思想一是对妻子表达健康长寿的愿望,如向子《浣溪沙?老妻生日》“叶上灵龟来瑞世,林间白鹤舞胎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