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2018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ID:35736465

大小:66.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5

2018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2018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2018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2018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2分散系及其分类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解析:A项得到NaCl水溶液;B项泥水为悬浊液;C项为植物油的汽油溶液(二者互溶);D项为蔗糖溶液,故选B项。答案:B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C.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都带电D.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解析:制备的Fe(OH)3胶体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是Fe3+和Cl-,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A项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

2、体的特性,B项正确;电泳现象只能证明胶体中胶粒带电,而胶体呈电中性,C项错误;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D项正确。答案:C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氢氧化铁胶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解析:A项是胶体的电泳,C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是胶体的聚沉。答案:B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3、)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B.直径在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C.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胶体的依据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滤纸解析:电泳现象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属于分散系,呈电中性,A项错;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B项错;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利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和胶体,C项错。答案:D5.下列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B.医学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和胶体

4、的渗析类似,透析膜和半透膜类似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解析:用静电除尘器吸附带电的飘尘,使之聚沉除去,A项正确;血液是一种胶体,利用渗析的原理可以除去血液中的毒性物质,B项正确;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3溶液呈棕黄色,因此可以从颜色上区分,C项错误;由于同种电荷的静电排斥作用,胶体相对比较稳定,D项正确。答案:C6.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A.过滤 B.聚沉 C.凝胶 D.布朗运

5、动 E.电泳 F.丁达尔效应(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 (2)光束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   。 (3)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   。 (4)鉴别Fe(OH)3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   。 答案:(1)E (2)F (3)B (4)F能力提升1.医学上对血液中毒最常用的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的蛋白质和血细胞

6、不能透过透析膜,血液内的毒性物质则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  )A.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C.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透过滤纸,毒性物质能透过滤纸解析:透析膜属于半透膜,可用来分离提纯物质,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不能透过半透膜,毒性物质的粒子直径小,能透过半透膜。答案:C2.(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

7、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全部透过滤纸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呈胶状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鉴别溶液和淀粉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3)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1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

8、下列问题:①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     ;若丙同学实验中不停止加热,会看到 。 ②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 ③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a.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