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练习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练习新人教版

ID:35737087

大小:163.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5

2019版高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3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基础达标](8+1)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是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B.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是大气CO2的产生途径之一C.没有分解者,碳循环仍可保持平衡状态D.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解析:在碳循环过程中,CO2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A错误;动物细胞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CO2进入大气,B错误;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产生的CO2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没有分解者,碳循环将无法保持平衡状态,C错

2、误。答案:D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减少C.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会减少,B错误。答案:B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碳在B与C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D.图中A、B、C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群落解析:据图分析:与

3、无机环境进行双向的碳交换的是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都指向的同一生物成分是分解者,所以D是分解者,A正确;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元素的流动方向,B正确;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正确;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图中A、B、C、D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群落,D错误。答案:D4.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

4、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解析:白天、黑夜的变化是光的变化,光属于物理信息,题干信息说明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答案:A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种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这属于物理信息B.葡萄园内常利用荧光灯来诱杀害虫,灯光是一种物理信息C.草原上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这属于化学信息D.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属于化学信息解析:A错误,蜜蜂跳圆圈舞

5、属于行为信息;B正确,灯光是一种物理信息;C正确,特殊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D正确,尿液的气味是化学物质的挥发,应属于化学信息。答案:A6.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可以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C.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D.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可以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也可以在生物与生物之间进

6、行传递。答案:B7.某地区的“三北防护林”中单一种植樟子松,有一段时间松毛虫肆虐,使这一地区的防护林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最能说明(  )A.樟子松本身的抗虫能力较差B.松毛虫是专一性侵害樟子松的昆虫C.引入本地区没有的外来物种可抑制松毛虫种群的增长D.物种单一不利于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解析:“三北防护林”之所以容易受到破坏,是因为物种单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差。答案:D8.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  )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

7、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群落的丰富度有关,群落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答案:C9.榕树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植食性昆虫和肉食性蜘蛛,而杜鹃主要以植食性昆虫为食物,也捕食蜘蛛和植物种子。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

8、驱赶乙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现象中,物质X分别在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信息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_。(3)若在上述榕树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的天敌和乙昆虫的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