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复习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历史复习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

ID:35737494

大小:116.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5

2019高考历史复习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复习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复习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3)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答案】A【考点定位】新中国经济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

2、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时空意识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核心素养之一,准确的时空意识是考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本题是时间信息是“1992年”,由此时间可排除BCD三项,准确定位答案为A项。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答案】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

3、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两国总理”说明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不只是两个国家参加,故A项和C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外交,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名师点睛】1953年,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1954年,中、印两国在北京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写入了这些原则。同年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

4、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确认了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3、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图4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其实质上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

5、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并且本题还是以图片的方式呈现更增加了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这是命题者的高明之处,选D项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性导致,小题见大智慧。4、鸦片战争前,国人认为西学是“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这一变化表明A.有识之士对西学的态度渐趋务实B.师夷长技成为社会共识C.清王朝对列强的恐惧感逐渐增加D.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于西方器物认识的转变,说明有识之士对西学的态度渐趋务实,故A项正确;师夷长技

6、只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主张,不是社会共识,故B项错误;材料中观点不代表政府的观点,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当时一直还是正统思想,故D项错误。5、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据此可知,卢梭认为A.法律是捍卫自由的唯一前提B.社会契约式自由无须法律保护C.自由与社会契约是相一致的D.遵从法律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答案】D6、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宝岛回归”②“家园沦陷”③“血战台儿庄”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⑤“中

7、共七大召开”A.①②③④⑤B.④③⑤①②C.②③④⑤①D.②④③⑤①【答案】D【解析】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十四年抗战。【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名师点睛】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

8、件投降。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7、19世纪30年代中期,当工业革命刚起步时,德国的第一条铁路便建成通车。从40年代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