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new.doc

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new.doc

ID:35747790

大小:940.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4-16

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new.doc_第1页
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new.doc_第2页
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new.doc_第3页
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new.doc_第4页
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new.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new.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盛惠兴张秀平 陶剑峰 编写     河海大学通信及信息工程系1目录实验一(HDB3)码型变换实验实验二(FSK)移频键控实验三(PCM)集成化PCM编译码系统实验四(15,6)循环码编译码系统实验五 帧成形及其传输实验六 帧同步提取系统实验七HDB3线路编码通信系统综合测试实验八汉明纠错编码通信系统综合测试实验报告要求一、预习报告实验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内容,掌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写出预习报告,内容包括: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设备连接方框图,并标明测试点;3、实验记录表格及测试步骤;4

2、、实验指导书上规定的其它内容。二、实验报告1、实验仪器名称、型号和编号;2、实验数据整理、实验现象分析;3、实验方法及仪器使用总结;4、问题讨论。实验报告在实验完成后一周内交给指导教师,学生实验报告一律采用学校统一的《学生实验报告》书写,装订成册,实验波形一律在坐标方格纸上由绘图尺完成。实验一HDB3码型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二进制单极性码变换为HDB3码的编码规则,掌握它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2.通过测试电路,熟悉并掌握分析电路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学会分析电路工作原理,画出关键部位的工作波形。3.了解关于分层数字接口脉冲的国际规定,掌握严

3、格按技术指标研制电路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内容本实验可完成以下实验内容:1.调测HDB3编、译码电路。2.调测位定时提取电路及信码再生电路。各部分的输出信号应达到技术指标的要求,同时做到编、解码无误。三、基本原理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时不经过数字基带信号与信道信号之间的变换,只由终端设备进行信息与数字基带信号之间的变换,然后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数字基带信号的形式有许多种,在基带传输中经常采用AMI码(符号交替反转码)和HDB3码(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1.传输码型在数字复用设备中,内部电路多为一端接地,输出的信码一般是单极性不归零信码。当这种码在

4、电缆上长距离转输时,为了防止引进干扰信号,电缆的两根线都不能接地(即对地是平衡的),这里就要选用一种适合线路上传输的码型,通常有以下几点考虑:(1).在选用的码型的频谱中应该没有直流分量,低频分量也应尽量少。这是因为终端机输出电路或再生中继器都是经过变压器与电缆相连接的,而变压器是不能通过直流分量和低频分量的。(2).传输码型的频谱中高频分量要尽量少。这是因为电缆中信号线之间的串话在高频部分更为严重,当码型频谱中高频分量较大时,就限制了信码的传输距离或传输质量。(3).码型应便于再生定时电路从码流中恢复位定时。若信号中连“0”较长,则等效于一段

5、时间没有收脉冲,恢复位定时就困难,所以应该使变换后的码型中连“0”较少。(4).设备简单,码型变换容易实现。(5).选用的码型应使误码率较低。双极性基带信号波形的误码率比单极性信号的低。根据这些原则,在传输线路上通常采用AMI码和HDB3码。2.AMI码我们用“0”和“1”代表传号和空号。AMI码的编码规则是“0”码不变,“1”码则交替地转换为+1和-1。当码序列是100100011101时,AMI码就变为:+100-1000+1-1+10-1。这种码型交替出现正、负极性脉冲,所以没直流分量,低频分量也很少,它的频谱如图1.1所示,AMI码的能

6、量集中于f0/2处(f0为码速率)。图1.1AMI码的频谱示意图这种码的反变换也很容易,在再生信码时,只要将信号整流,即可将“-1”翻转为“+1”,恢复成单极性码。这种码未能解决信码中出现的长连“0”的问题。3.HDB3码这是一种4连0取代码。当没有4个以上连“0”码时,按AMI规则编码,当出现4个连“0”码时,以码型取代节“000V”或“B00V”代替四连“0”码。选用取代节的原则是:用B脉冲来保证任意两个相邻取代节的V脉冲间“1”的个数为奇数。当相邻V脉冲间“1”的个数为奇数时,用“000V”取代,为偶数个时就用“B00V”取代。在V脉冲后

7、面的“1”码和B码都依V脉冲的极性而正负交替改变。为了讨论方便,我们不管“0”码,而把相邻的信码“1”和取代节中的B码用B1B2....Bn表示,Bn后面为V,选取“000v”或“B00V”来满足Bn的n为奇数。当信码中的“1”码依次出现的序列为VB1B2B3...BnVB1时,HDB3码为+-+-...--或为-+-+...++。由此看出,V脉冲是可以辩认的,这是因为Bn和其后出现的V有相同的极性,破坏了相邻码交替变号原则,我们称V脉冲为破坏点,必要时加取代节B00V,保证n永远为奇数,使相邻两个V码的极性作交替变化。由此可见,在HDB3码中

8、,相邻的V码之间或是其余的“1”码之间都符合交替变号原则,而取代码在整个码流中不符合交替变号原则。经过这样的变换,既消除了直流成分,又避免了长连“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