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分类及品种

茶的分类及品种

ID:35754095

大小:20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6

茶的分类及品种_第1页
茶的分类及品种_第2页
茶的分类及品种_第3页
茶的分类及品种_第4页
茶的分类及品种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的分类及品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六种基本茶、茶类发酵程度制作工艺药性代表品种绿茶不发酵烘青: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等。炒青:西湖龙井、碧螺春等。-蒸青:晒青:是压制紧压茶的原料杀青——揉捻——干燥寒凉。富含叶绿素、维C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桂平西山、安化松针;信阳毛尖白茶不发酵萎凋——干燥寒凉有退热祛暑作用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黄茶微发酵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凉性君山银针、蒙顶黃芽、广东大叶青青茶半发酵晒青——做(摇)青——杀青——包揉——干燥性平。略具叶绿素、维C、茶碱、咖啡碱武夷岩茶、铁观音、黄金桂、大红袍红茶全发酵萎凋——揉捻——发

2、酵——干燥性热。不含叶绿素、维C祁门功夫、滇红功夫、闵红功夫黑茶后发酵杀青——揉捻——渥堆——干燥性温,耐藏耐泡耐煮越陈越优湖南黑茶、六堡散茶、普洱茶、老青茶...第一节茶叶的起源与原产地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根据植物学分类的,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的一个种。发源时间大约在100万年以前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一带。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茶的故乡。第二节饮茶的起源与发展1.生吃药用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时代还是母系氏族社会,茶树的鲜叶最初被发现具有解毒作用,人们将用作疗疾之用。“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3、2.熟吃当菜在《尔雅》的“释木篇”和“释草篇”中都有“荼”字,前者指木本的茶树,后者指草本的苦菜。把茶叶当菜吃,至今云南少数民族仍有吃“竹筒茶”的习惯。3.烹煮饮用最古老最原始的饮茶方法称为“焙茶”。至今云南南部产茶区的佤族和傣族同胞仍有饮用“焙茶”的习惯。如佤族的“烧茶”;傣族的“竹筒茶”。4.冲泡饮用唐代盛行蒸青团饼茶,明代以后发展为炒青散茶。饮用方法也有烹煮改为冲泡。这是茶叶史上的两个飞跃----“龙团凤饼”和“六大茶类”。第三节“茶”的起源与发展“茶”字在8世纪初,或者是在7世纪末,才被用来专指茶树及叶子加工成的饮料。我国古代没有“茶”字

4、而只有“荼”字,最早出现于《诗经》和《尔雅》等书,指的是苦味的植物叶子。唐代陆羽《茶经》列举了五种茶字形音:“茶(cha)”、“槚(jia)”、“蔎(sha)”、“茗(ming)”、“荈cha”。到现在,世界各地茶的读音都源自中国。英语中的“茶”字来自厦门方言;受闽南方言影响的有德语thee、英语tea、法语the、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te、拉丁语thea等;粤方言或北方方言中“茶”字读作cha,茶读音源于粤方言或北方方言的语种有:日语cha、朝鲜语sa、俄语chai、印度语chaya。第四节茶叶制作的发展1.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茶之为用,最早从咀

5、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将采来的鲜叶先做成饼后晒干或烘干,只是制茶工艺的萌芽。2.从蒸青造型到龙团凤饼唐宋时期,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苑,制作的就是蒸青饼茶。宋代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3.从团饼茶到散叶茶在蒸青团茶生产过程中,逐渐采取了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出现了蒸青散茶。到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龙团兴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4.从蒸青到炒青使用蒸青方法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所以就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

6、,复炒,烘焙至干。...5.从绿茶到其他茶类人们在加工过程中,逐渐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6.从素茶到花香茶到了明代,窨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茶谱》记载,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等9种。-中国茶的基本种类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造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绿

7、茶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绿茶着重杀青,黄茶着重闷黄,白茶着重萎凋,青茶着重做青,黑茶着重渥堆,红茶着重发酵。这六大类茶称为基本茶类。l、绿茶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类,是我国产区最广、产量最大、品质最佳的一种茶类,产量占我国茶叶总量的70%左右。绿茶的主要特色是绿叶、绿汤。按制造工艺分为四个类型。一是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用炒干而得名。炒青茶又分三类:①长炒青,产品形状似眉毛,又称眉茶;②圆炒青,外形呈颗粒状,形圆如珠又称珠茶;③扁炒青,外形扁平,又称扁形茶。炒青茶以浙江、安徽、江西数量较多,品质最佳。二是烘青绿茶:如

8、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等。烘青茶主要产于河南、安徽、浙江、福建三省。除了高档的嫩烘青绿茶供直接饮用外,大部分用于制各种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