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专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单元降地生活第二节传染病和免疫特色训练

2018年江西专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单元降地生活第二节传染病和免疫特色训练

ID:35758893

大小:36.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6

2018年江西专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单元降地生活第二节传染病和免疫特色训练_第1页
2018年江西专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单元降地生活第二节传染病和免疫特色训练_第2页
2018年江西专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单元降地生活第二节传染病和免疫特色训练_第3页
2018年江西专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单元降地生活第二节传染病和免疫特色训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年江西专版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十单元降地生活第二节传染病和免疫特色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传染病和免疫特色训练1.(2017年呼和浩特)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就是病原体B.胸腺、淋巴结和脾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C.抗体是在淋巴细胞刺激下由抗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D.疫苗能杀死病原体,所以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病2.2015年,寨卡病毒感染在南美洲暴发并在全球蔓延.该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母亲感染了寨卡病毒可致胎儿小头畸形.以下有关寨卡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结构简单,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寨卡病毒属于传染源C.侵入

2、人体细胞的寨卡病毒在免疫中属于抗体D.消灭蚊子可以切断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3.(2017年宿迁)一只蚊子在叮咬了甲后、又叮咬了乙,若甲的血液中含有丝虫病的幼虫﹣微丝蝇,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丝虫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传染源B.乙被叮咬前是易感人群,叮咬后是传染源C.微丝蝇传播途径D.消灭蚊子及其幼虫孑孓能有效降低丝中病的发病率4.关于传染病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呆小症和贫血病是传染病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C.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D.灭蚊属于控制蛔虫病的传染源5.疟疾由浸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

3、,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块、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澶染病疟疾的传染源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C.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6.(2017年衡阳)医护人员对H7N9禽流感患者及时进行隔离与治疗,请问该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

4、易感人群D.清除病原体7.给狗注射狂犬疫苗,可以预防狗得狂犬病.其中的疫苗和免疫类型分别属于(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8.图中甲同学是流感患者,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甲属于传染源B.乙属于易感人群C.流感病毒通过空气传播D.服用抗生素可治疗流感9.请阅读下面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当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最终,患者易发生多种感染

5、病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目前针对艾滋病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当然,也不必谈“艾”色变,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电话等都不会感染艾滋病,对于艾滋病感染者,我们不应歧视他们,而应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并给予他们温暖的关爱.(1)艾滋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属于(A.传染病;B.非传染病)(2)艾滋病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A.传染源;B.病原体)(3)艾滋病病毒没有结构,它主要由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4)下列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是.A.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

6、液或血液制品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C.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或握手.10.分析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致力于青蒿素对疟疾治疗的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奖.疟疾是由疟原虫(单细胞生物)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通过按蚊叮咬传播.她发现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资料二:自去年底安哥拉黄热病疫情暴发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发现输入性病例.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1)疟疾、黄热病的病原体分别是.(2)从传

7、染病的预防措施角度分析,消灭蚊子属于.(3)接种黄热病疫苗可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提高抵抗力.这种免疫类型是免疫.答案:1.B2.D3.C4.C5.A6.A7.C8.D9.(1)A;(2)B;(3)细胞;蛋白质;(4)C10.(1)疟原虫、黄热病毒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    特异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