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习题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习题

ID:35762141

大小:42.8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6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习题_第1页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习题_第2页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习题_第3页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习题_第4页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眉山一中办学共同体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6页,第Ⅱ卷(非选择题)7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4.春秋时,郑国、晋国铸刑鼎,将法律条文铭刻于上并向民众公布。孔子对此提出批评,坚持认为应该以礼乐教化百姓。这反映出当时()A.礼徒具形式而没有约束力B.诸侯以严刑峻法维持统治C.以法治国被各国普遍认同D.新旧治国理念发生冲突25.“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威积而逆节之心作。夫不早绝其源而忧其末,若决吕梁,沛然其伤必多矣。”面对这一问题

2、,汉武帝的针对性措施是()A.镇压叛乱B.察举人才C.盐铁官营D.统一货币26.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放松人身依附关系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C.促进农产品商品化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27.《浙江通志》等记载:明万历时嘉善县“纺织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松江一带)“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纺织)矣。”材料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区()A.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格局发生变化B.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C.私营纺织业取代官营纺织业成为主体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28.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因此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这主要是因为二人()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C.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9.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开放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C.自然经济的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D.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

4、场需求30.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研究()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渊源31.1979年7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包产到户B.设立经济特区C.实行公私合营D开展国企改革32.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

5、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33.1492年,哥伦布在寻找通往东方的航路中意外地发现美洲。美洲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构成这段文字的是()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D.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34.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威尼斯商人恐慌的原因是()A.

6、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B.地中海传统商路中心地位可能丧失C.世界东方将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D.世界金融中心将向亚洲转移35.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A.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B.工业发展造成严重污染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中国传统市镇兴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来作为各地基层军事据点的戌镇演变而来,或通过县城降格、集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交通驿站升置等方

7、式设置的,称为“镇市”,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稚为“草市”,大多规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镇工商业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形态上开始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不同的发展类型。明清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局限,城市的发展受阻,城市化的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明清时期城市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向以市镇为中心的农村地区转移和聚集。——摘编自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材料二:15世纪晚期,英国农村城

8、镇的层级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英国的农业条件并非最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于东南部区域,这种状况使得英国农村的商品交易相对发达,集市、市场和专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