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试题鲁教版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试题鲁教版

ID:35764017

大小:28.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7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试题鲁教版_第1页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试题鲁教版_第2页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试题鲁教版_第3页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试题鲁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试题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济趋于衰落;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据此完成第1~2题。1.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2.鲁尔区采取的治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有(  )①改造煤炭、化学工业

2、,节省能源的消耗 ②扩大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③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④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1题,煤炭工业衰落一是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利用,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煤炭地位下降;二是由于煤炭开采成本上升,本地煤炭失去竞争优势。钢铁工业衰落是由于世界性的钢铁过剩。鲁尔区铁矿石最初来自法国东北部,后来从北欧进口。第2题,鲁尔区应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答案:1.D 2.C鲁尔区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主

3、体的德国最大工业区。完成第3~4题。3.下列表示德国鲁尔区工业联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4.20世纪60年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在原因是(  )A.工业结构单一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解析:第3题,鲁尔区的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工业以煤炭为中心形成关联产业。第4题,该工业区一度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煤炭生产,产业结构单一。答案:3.A 4.A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湘江流域图和莱茵河流域图。读图,完成第5~6题。5.下列有关鲁尔工业区和长株潭经济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新兴的工业地域B.都是以有色金属冶炼

4、为主的工业地域C.工业地域内水资源丰富D.工业地域内大量工厂外迁6.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对长株潭经济圈的发展有明显借鉴作用的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B.积极引进资源型企业C.优化工业结构与布局D.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鲁尔工业区和长株潭经济圈都位于河流沿岸,工业地域内水资源丰富。第6题,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对长株潭经济圈的发展有明显借鉴作用的是优化工业结构与布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答案:5.C 6.C读下图,完成第7~8题。7.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A.①

5、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④⑤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解析:第7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廉价。第8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答案:7.A 

6、8.B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第9~10题。9.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10.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解析:第9题,右图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第10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

7、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采取的共同措施。答案:9.D 10.B导学号63794028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11.该省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交通运输便利 ②农业基础好 ③能源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素质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该省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外运能力 ②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 ③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④加强能源

8、综合利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