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中图版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中图版

ID:35764149

大小:408.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7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中图版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中图版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中图版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中图版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中图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中图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点 拨(一)教材第68页“探索”1.从事例中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提示:对于一个特定的地区而言,这个地区的气候、水文、生物、地貌、土壤等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构成了这个地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二)教材第68页“学习指南”1.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2.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

2、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3.热量、水分。水分、温度。4.某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自然带变化有类似的规律。但在干旱地区,由于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热量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三)教材第69页“思考”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栖息的动物减少,甚至灭绝;水旱灾害频发;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河流对土壤的冲蚀加剧,河流的含沙量增加。(四)教材第72页“思考”不是。位于副热带高压或信

3、风控制下的大陆西岸降水很少,终年干燥。(五)教材第72~73页“案例研究”1.(1)南北两坡自然带分布的相同点:南北两坡自然带呈现有规律的更替。原因是随着地势的升高,水热状况发生变化。(2)南北两坡自然带分布的不同点:南坡植被复杂,北坡植被简单;南北两坡基带不同。原因是南坡与北坡纬度位置不同,相对高度不同;还与南坡为阳坡、迎风坡有关。2.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类型、更替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六)教材第73页“复习题”1.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如:气候与水

4、文:丰富的降水使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河流径流量大。气候与生物: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生长着典型植被常绿阔叶林。气候与土壤:热量、降水丰富,使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快,淋溶作用强,所以自然土壤的肥力偏低。2.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和因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是地理环境产生分异的基本原因,其中纬度地带性是热量或纬度差异,经度地带性是水分或海陆位置差异,垂直地带性是水热或海拔高度差异。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提示人们开发资源时要适度,否则会引起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治理环境问题要采取综合措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提

5、示人们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课堂小结][学业达标]2015年9月15日是个打猎的好日子。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地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川,没有人能到达”;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气候改变就在身边!据此完成1~2题。1.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

6、.植被2.资料中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  )A.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差异性B.各要素间相互制约,体现复杂性C.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整体性D.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体现稳定性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冰雪融化很多,长草带越来越高,这证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结果;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答案:1.B 2.C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3~4题。3.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才从塞北踏

7、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描述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答案:A4.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解析:塞北和江南的差异主要体现南北差异,属于纬度地带性差异,即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热量条件在高低纬度的分布不均为基础而形成的。答案:D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

8、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解析:从甲到丙距离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被由森林到草原再变为荒漠。甲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为温带草原带,丙为温带荒漠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答案:A6.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随纬度而变化解析:中纬度沿海地区为森林,内陆地区水分少形成草原荒漠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答案:B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