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高效整合学案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高效整合学案

ID:35764709

大小:166.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7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高效整合学案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高效整合学案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高效整合学案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高效整合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高效整合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高效整合知识网络·脉络清晰

2、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认读导引】 一大主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两条线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其他思想及佛教、道教思想对儒学的冲击。四大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宋明时期理学的诞生;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知识整合·无障通达

3、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中国古代儒学社会政治地位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

4、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非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独尊”。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

5、“独尊”地位。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遭批判,传统儒学遭挑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八股取士的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在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是对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二、儒家思想特点及对

6、后世的影响1.特点(1)注重道德修养: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等。(2)注重血亲人伦: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3)注重民本思想: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4)注重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正名、齐之以礼等。(5)注重现实社会:关注现实政治、伦理生活、具有理性精神。(6)注重群体意识:重视并积极维护群体秩序与和谐,个人服从群体。(7)注重开放意识:外儒内法、宋明理学(三教合流),具有很强适应性。2.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7、。(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3.消极影响(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观念更应该批判和抛弃。三、中国战国时期

8、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起源的异同比较项中国“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不同点原因经济发展,兼并战争频繁,各国需要人才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目的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统治者服务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展历程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出现,法家思想受宠,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儒学逐渐成为大宗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研究人与人类社会;经过中世纪的黑暗后,人文主义复兴相同点背景战争频繁,处于分裂状态主题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人类本身成就产生了诸如孔子、苏格拉底等伟大的思想家;都对各自的思想文化产生

9、深远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212页)一、古代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学术前沿][热点关注]我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有中国的特色,它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鉴于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必须有所扬弃,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现代科学的思想,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焕发新的生命。[运用点拨]1.儒家的“民本”思想(1)表现①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②孟子:民贵君轻、痛恨

10、暴政和战争。③荀子:“君舟民水”。(2)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