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含解析)

甘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含解析)

ID:35766225

大小:77.7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17

甘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测习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2019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4题,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反映了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化领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百家争鸣,因此选A。B是秦朝时期;C是西汉时期;D是唐朝时期。2.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B.为政以德C.仁者爱人D.有教无类【答案】A【解析】解题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当时是“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指的是礼崩乐坏,所以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正确的是A项,BCD不符合题意。3.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A.主张用

3、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阅读题干,题中强调的是美术剧场等文学艺术对教育的作用,故本题实质上是考察这些对教育的辅助作用,也就是答案中的C选项。故本题选择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的思想内容4.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荀子【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名礼仪以教化,还主张

4、起法正以治之,即主张礼法并施,属于荀子思想。故D项正确。A项强调仁政;B项强调兼爱、非攻;C项主张变法革新,建立君主专制的国家。均不符合题意。5.《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

5、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符合法家学派,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故选C。6.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A.“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三纲五常”D.“天人感应”【答案】C【解析】【详解】"三纲五常"有利于维护封建的等级

6、关系,让人民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符合“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信息,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和B项有利于治统一和思想控制排除;D项是指人与天的关系也应该排除。【点睛】材料性选择题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7.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7、:材料意思:实际就是建议以儒家思想作为选官的前提,目的自然是推崇儒家思想,体现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思想,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否定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而是继承发展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排除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儒学独存,排除B;D项不是汉武帝目的,排除。故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