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战备与国防

交通战备与国防

ID:35771011

大小:14.7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17

交通战备与国防_第1页
交通战备与国防_第2页
交通战备与国防_第3页
交通战备与国防_第4页
交通战备与国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战备与国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制交通权:控制高技术战争的血脉姓名:***********制交通权:控制高技术战争的血脉◎引言◎从战略高度认识制交通权◎制交通权的成败事关战争全局◎制交通权是实现快速机动的基础◎制交通权是战争制权内涵拓展的结果摘要:交通历来与战争密不可分,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是联接前方后方的纽带,是部队行动的生命线。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对交通的控制与利用,经历了从作战保障和后勤保障向制权发展的过程,已成为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内容。主题词:制交通权国防建设高技术战争一、引言德国《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惊人”为题,指出中国在当前的“五年计划”(2006年至2010年)中,用

2、于交通基础设施扩建的资金达到3500亿欧元,比上一个“五年计划”翻了一番。国内每年新建成的高速公路接近5000公里,3年内新增高速公里就可达到德国高速公路的总长。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目前全长5.3万公里,已经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高速公路网。而10年前,中国的高速公路只有7000公里。铁路建设与公路建设一样快速。2006年至2010年将修建1.7万公里新铁路,一些大型铁路项目已经竣工,比如青藏铁路。交通具有经济和国防双重属性,既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又是战争能量转换的枢纽。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和信息的跨国界流动变得更加快速和广泛,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促进了军事

3、领域的深刻变革。高技术战争已突出表现为通过控制物质流(指人和物流动的总和)和信息流来达成战争目的。夺取制信息权主要是为了战时控制信息流,夺取制空、制海权为控制物质流创造了条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完全解决了对物质流的控制问题,要控制物质流还必须有效控制交通。交通历来与战争密不可分,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是联接前方后方的纽带,是部队行动的生命线。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对交通的控制与利用,经历了从作战保障和后勤保障向制权发展的过程,已成为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内容。二、从战略高度认识制交通权制交通权,是指战争中对一定时空内交通的控制和使用权,是剥夺敌方并保持己方交通自由的优势状态,其核心是夺取

4、并保持对战场物质流的控制权。从本质上讲,制交通权也可以称之为“制物质流权”,但从战争中物质流的形态来看,控制物质流主要是控制交通。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已经出现了相对独立的交通战场,交通战的样式也增添了新内容。在战时对交通的控制和利用,不仅要使用军地一体的交通运输力量,更依赖于三军一体的联合作战,同时还要有充分的组织准备。交通的争夺,既与制海权、制空权、制信息权一样,具备了制权的基本要素,又不限于单纯的作战制权概念。制交通权与军事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直接相关,事关战争和国家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夺取制交通权,不仅要靠军队,更要依赖国家和人民,已远远超出了现行军事交通运输部门的职能。三、制交通权

5、的成败事关战争全局有效控制交通一直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战略问题。战争实践证明,切断敌人的交通线,往往就能克敌制胜。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不仅为国家战争潜力向实力转化提供了有效手段,而且也增强了军队的战略战役机动能力,推动了军事思想和作战样式的变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盟军为了在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时有效控制交通线,实施了代号为“运输”的先期作战,初步体现了从制权的高度来争夺交通的作战思想。当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一般不再追求占领敌国、全歼敌军或迫使敌方“彻底投降”等“终极目标”,通常只是追求为政治解决矛盾创造条件的有限目的。反映到作战目标的选择上,就是从歼灭有生力量为主,到破坏对方的

6、作战系统结构、遏制对方的战争能力为主,核心是控制物质流和信息流。战场沿交通网络向后方延伸,作战重心向交通网络转移,战场空间扩大了,争夺领域特殊了,打击目标聚焦了。无论是集中兵力还是集中火力,无论是兵力机动还是火力机动,都更加依赖于快速高效的交通运输。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只有几百名军人和警察部队人员死亡,南军重装备的损失也很小。南联盟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维持战争和社会运转的物质流和信息流被北约切断,整个国家的抵抗意志和决心被从根本上动摇了。这表明,对交通的争夺已经上升到制权高度,交通战场上的较量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四、制交通权是实现快速机动的基础现代高技术战争,既注入了信息化的一些

7、新内容,又保留和发展了机械化的合理成分。美军认为,机动战依然是联合作战的核心。机械化本身包含着武器装备机动性能的现代化,它又依托于交通现代化。当交通与作战系统和谐发展的时候,交通就以机动力和投送能力的形态直接成为战斗力的组成部分。相反,当交通滞后于作战系统发展时,便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制约“瓶颈”,作战系统的整体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当今世界的各主要国家,都把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投送能力作为质量建军的重要内容,都将平战结合作为优化结构的有效途径。美国更是以发展海空战略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