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工艺规范

折弯工艺规范

ID:35774984

大小:134.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7

折弯工艺规范_第1页
折弯工艺规范_第2页
折弯工艺规范_第3页
资源描述:

《折弯工艺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徐州庚辰工贸有限公司折弯工艺规范编号:GCGM05第【012015004】号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本公司折弯机对各种黑色金属进行各种角度的折弯加工。2.设备与工具2.1设备:数控板料折弯机、机械压力折弯机2.2工具:游标卡尺(0-150mm),钢卷尺(3.5m),万能角度尺,内六角扳手。3.材料3.1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3.2应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脚印、无锈蚀等缺陷、厚度应符合公差规定。4.折弯通用工艺4.1折弯前的准备检查材料的长、宽、厚尺寸,板材应清理干净,周边去毛刺。根据折弯板材规格种类及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折弯机。

2、检查折弯机的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及保养。不同折弯圆角应采用不同R的上模弯制,不同的钢板厚度则需调换不同深度的下模弯制。将工件与图纸互相对照,对工件展开形状、加工尺寸、材质厚度、加工工艺要求、图纸投影方式、上工序完工情况、工件正反面等加以确认;与工件实际下料长度比较大小,分别依据图纸尺寸确定折弯控制的尺寸和方法。设备调整:上下模调整,模板调整。4.2折弯模具的选择按照工件折弯圆角尺寸R选择合适的折弯上模,如果上模不符合图示尺寸R要求,应与技术人员沟通,变更折弯线。折弯下模一般根据工件的板厚大小来确定,通常以折弯板厚的8倍来选择折弯槽型。注意:9

3、0°折弯时,“V”槽的宽度最小不得底于4t,否则可能损坏模具或导致工件报废;若折边尺寸太小必须使用4t以下的“V”槽时,可先折一合适钝角后,再用大的“V”槽折够90°。充分考虑成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异常,如:工件折边互撞等等。4.3首件折弯根据图纸,参照以上工艺要求,编程加工;进行首件检验。图纸有公差要求的,严格按图纸检验,图纸无要求,按下面的标准检验(见检验)。首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毛坯和工件应存放在托盘上,避免划伤,对于未能一次成型完毕的首件,操作者及检验员都应计算剩余展开尺寸是否能满足成型尺寸公差。4.4折弯顺序依靠模板折弯:首试件

4、折弯检测调整靠板折弯检验(适于批量折弯)划线折弯以实际展开尺寸和应控制尺寸、折弯顺序、划线:对线首件试折弯检测调整划线按线折弯检验;按“先里后外,先小后大,先复杂后简单”顺次编排;最主要还是要视其实,际形状而定,在操作中结合实际而行;---第1页共1页---徐州庚辰工贸有限公司4.5折弯参数弯边的最小极限尺寸决定于凹模深度h及搁置尺寸吃,对于板厚为1-3mm的搁置尺寸c均为3mm,对板厚3mm以上的搁置尺寸c均等于板厚。折弯尺寸精度的高低,一是取决于计算定位尺寸的精度与否,二是后定位规调整的合不合理,一般来讲,折“U”类型的工件后定位规的上面高

5、出下模约板厚的1.5倍左右,而折“Z”类型的工件,后定位规底面应低于下模约板厚的0.5倍左右。4.6过程控制表面质量控制:工件成型后不得有明显压痕、接模痕等缺陷,手感不涩手为准;对于氧化件、电解件、覆铝锌板等必须在下“V”槽与工件之间垫上专用防护膜;工件不得随意拖、拉、拽,避免划伤;4.7折弯缺陷及消除一般情况下钢板横纹折弯为宜,对钢板强度较大或只能顺纹折弯的构件,除改变折弯角外,可加热折弯。常见折弯缺陷及排除方法如下:名称产生原因处理方法裂纹钢板顺纹折弯竖纹下料上、下模选用过小改变上下模下料折弯两端角度不一致设备上模未调整好,工件调整设备或加

6、垫铁皮未放在机床的中心位置两端尺寸不一致靠板未调整好调整靠板、修理毛刺线不对或线未对正复查折弯线并对正折弯后弯曲气割下料热应力所导致冷校或热校厚板折弯设备压力不足加热折弯或采取去除加工方法以适应设备折弯压痕下模不对换合适的下模未加薄板垫置加薄钢板垫减轻压痕---第2页共2页---徐州庚辰工贸有限公司5.检验图纸有公差要求的,严格按图纸检验,图纸无要求,按下面的标准检验。未注弯曲件角度公差尺寸要求:弯曲短边尺角度公差弯曲短边尺寸角度公差寸6-10±1°50-80±20′10-18±50′80-120±20′18-30±40’120-400±15′

7、30-50±30′未注弯曲件角度长度尺寸要求:尺寸1-66-3030-120120-400400-800公差±0.2±0.4±0.5±0.8±16.注意事项更换模具必须关机,离开设备必须关机,两人工作必须协调,折弯过程中要做到眼明手快,人机配合一致,精力集中,与操作无关人员不得站在机床附近;上料时,手要用正确的方法把持工件:拇指在料的上方,其余四指在料的下方,对于加工较小的工件,要用钳子代替手夹住工件;较长工件折弯时,头、胸等部位不要伸入工件上面,以免工件弹起伤及身体;对于折弯2.5MM以上较厚板料和较宽、较长的工件时,弯曲时速度不能太快,要让

8、上下模缓慢吻合,以免造成模具损坏及影响人身安全;对于折弯较薄、较小的工件,速度也要缓慢,以免人机配合不一致导致工件变形;压死边时,最小角度不得低于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