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确有专长

中医确有专长

ID:35775185

大小:72.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4-17

中医确有专长_第1页
中医确有专长_第2页
中医确有专长_第3页
中医确有专长_第4页
中医确有专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确有专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2004年9月---2005年9月参加河南省适宜人才培训。2010年3月----2013年1月函授毕业于河南职工学院。1997年7月至今在营盘卫生院工作,参加工作后一直跟随爷爷坐诊,2008年5月(爷爷去世)后自己坐诊至今。医术实践经历本栏只列提纲和简要内容,具体内容另外附页打印。我的专长是通过内服中药治疗各种类型的输卵管不通。医术专长综述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5例(需提供患者真实姓名、住址、电话,以附件形式附后)本人承诺所填报信息全部真实准确,如有虚假,个人自行承担后果。

2、本人签字:--WORD格式--可编辑------日期:2018年10月30日--WORD格式--可编辑------医术专长综述一、我的专长是通过内服中药温阳疏通汤、活血通络汤、温经逐瘀汤、导痰通络汤、益气通络汤加味治疗各种类型的输卵管不通。二、医术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描述输卵管不仅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渠道,而且换具有排卵、贮卵、输精、提供精卵结合的场所,输送孕卵至宫腔以便及时到达宫腔内膜之功能。输卵管不通,多有输卵管炎症所致。在急性炎症期,管壁红肿增厚,未能及时有效治疗,管腔内积有渗出液或脓液。如有治疗失当,责成慢性炎症,

3、黏连粘连,而致官腔阻塞。也可由于急性炎症期不明显,开始发现即成慢性炎症期,而致输卵管不通。但管腔内轻度粘连或部分阻塞者,亦常有之。现代医学认为,亲戚不孕之输卵管疾病有先天性输卵管发育不良,功能性输卵管痉挛炎症性输卵管阻塞,结核性输卵管不通,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认为可包括于症瘕、痛经、带下、无子诸门之中,其急性炎症期,与热入血室一证,又有相似之处,其病因病机,可因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痰湿凝滞、气虚血瘀、热盛於阻,精卵相遇受障。三、临床表现临床上表现为下腹隐痛,腰痛或月经异常,但有不少患者除不孕外,

4、并无任何症状,子宫输卵管造影可确诊输卵管梗阻部位及程度,如见输卵管细长,呈串珠或僵直状为结核性可能,治疗难度大。在判断造影结果时,还应特别注意子宫位置、大小,宫腔有否变形,边缘有否不整齐或不规则,有无充盈缺损,造影有无进入血管,及宫颈管扩大或呈羽毛状皱褶等征象。四、辨证要点输卵管阻塞不通在祖国医学中无记载,其症散见于“无子”、“断续”、“带下”、“癥瘕”、“月经不调”、等章节中。患者多因月经不调,带下量多,腹痛且胀,腰酸痛,结婚数年不孕来就诊。丹溪云:“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二歧,一达

5、于左,一达于右。”拙见似指此两歧而言,相当于现在医学所称输卵管。中医认为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之阻塞,多因经期摄生不填,邪毒入侵胞宫,气血不调,宿血积于胞中,新血不能成孕之故。临床所见,往往虚实夹杂,且为“瘀”阻所致。故临床上治疗以化瘀消积为主,根据病机之不同,也可以攻补兼施。且须兼顾及肾,只有在肾气之作用下,才能有助于胞络通调,以利于孕育。引起输卵管阻塞不通原因很多,多因急性、慢性输卵管炎,或慢性盆腔炎,或输卵管结核等引起。慢性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梗阻所致不孕,病情复杂,病程长短不同,体质强弱有明显差异,临床表现各异,且多

6、有兼症。结核性输卵管炎绝大多数属继发性,原发性病灶主要在肺,有时亦继发于结核性腹膜炎,而结核的初次感染往往发生在月经初潮年龄,因此结核性输卵管多发病在青春期。五、临床经验1、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行不畅,经色紫暗夹血块,经行少腹胀疼拒按,两乳胀疼,心烦易怒,头疼目眩,精神抑郁,脉弦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WORD格式--可编辑------方用通络1号方:才胡枳实赤芍生三七粉。2、寒湿凝滞:当归炙山甲丹参路路通茜草生甘草益母草橘核--WORD格式--可编辑------月经多为后期。经行量少。色偏

7、暗夹血块。带下色学清晰,形寒肢冷,少腹冷疼,坠胀,得湿则舒。小便清长,时有便溏,苔白腻舌淡,脉沉细或沉迟无力。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用通络2号方:炙山甲路路通生蒲黄乌药桂枝当归川芎香附小回细辛地龙红花3、湿热挟瘀症见多年不孕,下腹疼痛或痛而拒按,经行尤甚,不喜热熨,带多色黄。舌红苔腻,脉滑数。宜清热利湿通络,方用3号方:--WORD格式--可编辑------红藤桃仁川楝子泽兰天丁炙山甲车前子香附王不留行公英--WORD格式--可编辑------银花薏苡仁--WORD格式--可编辑------以上三型均可

8、下列药物加减:如脾虚气弱者,黄芪山药,白术党参均可选用;湿盛浮肿者,可酌加茯苓皮五加皮等;体胖痰多者,酌加半夏,茯苓陈皮;带下如脓,臭秽难闻者,还可配合外用法;下元寒湿者,又可选加吴茱萸,炮姜鹿角霜等;瘀症突出者,可酌用刘寄农、五灵脂等;排卵期可选加菟丝子、仙灵脾、枸杞、紫石英等。总之临床用药养血宜取流畅,行瘀宜取和化,顺气则宜疏达。六、安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