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2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2

ID:35778229

大小:26.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7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2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2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2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2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七单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单元检测1.(15分)(2017·河南三市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行八铢钱,又行五分钱。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亦作半两使用;并放民私铸,经铸造的铜钱,自与生铜不同。几种货币并行于市,民必信其重者,而疑其轻者;信其铸造精良者,而疑其铸造粗恶者;所以物价因之增长。汉武帝即位后,初铸三铢钱,又铸赤仄,又将鹿皮造成皮币,又用银锡造作白金三等,纷扰者久之。后来乃将各种铜钱取消,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谓水衡都尉属官均官、钟官、辩铜三令丞。币制至此,始获安定。直至唐初,才另

2、铸开元通宝钱。自此以前,历朝所铸的钱,都以五铢为文。五铢始终是最得人民信用的钱。——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几种货币并行于市”“将各种铜钱取消,专铸五铢钱。既禁民私铸,并不许郡国铸造,而专令上林三官铸”等信息概括。第(2)问,由材料“币制至此,始获安定”可得出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然后根据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如稳定物价、促进商品流通、作为社会规范等叙述即可。答案:(1)内容:统一币制;禁止民间铸造货币;成立专

3、门的铸造机构。(2)意义:终止了币制长期混乱的局面,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制与钱币重量挂钩,有利于物价稳定;方便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长期的标准性币制。2.(15分)(2018·贵阳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名商人出身的北方汉族财相卢世荣主持财政期间,向忽必烈提出一条改革意见,其内容是:用官钱购南方棉帛运到北方牧区换取羊、马,然后把这些羊、马交给当地牧民订合同放牧取利。合同规定皮毛、筋角、酥酪等的十分之二给牧民,其余由官府出售。“马以备军兴,羊以充赐予”。忽必烈听罢卢氏建议后说,这是“祖宗时欲行之而未果”的计划

4、。他要求卢世荣尽快推行。卢世荣死后他的其他许多经济管理意见在忽必烈那里并没有因人废言,这条意见也是没废弃的。卢世荣之后的财相藏族人桑哥执政间创建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至元二十四年夏忽必烈同意忻都(蒙古贵族)以新钞11.06万锭,银1593锭、金100两付江南各省与民大规模互市;次年九月桑哥请示忽必烈批准营造五个库于禁中贮币帛,当与这个农牧南北大贸易蓝图的实际实施相关。——张岱年《中国全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得以实施的条件。(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的影响。(7分)解析:第(1)问,根据

5、材料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等方面回答。答案:(1)条件:元朝统一中国,统治中枢已靠近南方文明区;忽必烈之前蒙元统治者的夙愿;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北方亟须南方物产;统一货币的推行;农牧业制度的保障;卢世荣汉人出身、商人经历;忽必烈的支持和推广。(2)影响:增加了元朝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了统治者对财富的追求;为国家增加了羊、马的来源;巩固了元朝统治;加速了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暂时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的发展。3.(15分)(2017·西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

7、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人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归纳即可;第(2)问,可以从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