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巩固练习新人教版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巩固练习新人教版

ID:35778819

大小:23.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7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巩固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巩固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巩固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巩固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并序》巩固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琵琶行并序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下面加红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浔阳(xún)  枫叶(fēnɡ)瑟瑟(sè)迁谪(zhé)B.慢捻(niǎn)霓裳(ní)六幺(yāo)嘈嘈(cáo)C.幽咽(yè)暂歇(zhàn)乍破(zhà)转徙(xǐ)D.收拨(bō)裂帛(bó)钿头(diàn)银篦(bì)2.选出加红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 ⑩老大嫁作商人妇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C.①③⑧⑨D.

2、④⑤⑨⑩3.下列各组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B.铮铮然有京都声沛公然其计,从之C.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得复见将军于此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4.下列句子中的加红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B.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自言本是京城女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D.低眉信手续续弹胜似闲庭信步5.选出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组(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B.遂命酒,使快弹数曲;C.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3、。6.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夸张的手法。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7.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A.拘于礼法,男女

4、有别,不能见男人;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8.对下列寓情于景的句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萧瑟秋意,创设氛围,以烘托送客的情真意切。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描写映于茫茫江水中的冷月,渲染冷清、寂寥的气氛,烘托惨别之情。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描写沉浸于江心的秋月洁白、冷寂,烘托“悄无言”,以“寂”衬“声”,从侧面写乐声之感人。D.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以孤舟、冷月与江水的寒意,烘托琵琶

5、女“守空船”的冷寂、凄凉、悲怆。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9~12题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

6、江心秋月白。③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9.小序部分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说明了写作的缘由,为全诗奠定了________的基调。10.第①段的诗句中有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在这些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并说明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第②段的两句是琵琶女弹琵琶之后听众的反应和周围景色的描写,试简述这两句运用的手法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③段是作者关于浔阳住地景物的描写,这与诗中的哪些句子照应?这

8、几句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些句子映衬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