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教学案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教学案

ID:35778954

大小:603.0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7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教学案_第1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教学案_第2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教学案_第3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教学案_第4页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型突破二 原因分析类项目内容解说问题设置考查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天文现象成因;地形、地质现象成因;气候与天气现象成因;生物特征成因;水文现象成因;土壤特征成因;海洋特征成因;自然灾害成因等。考查次生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酸雨成因;臭氧空洞成因;荒漠化成因;水土流失成因;盐碱化成因;气候变暖成因;资源短缺等。多用一般原理解释特殊自然现象的成因。涉及人文地理事象成因的考查,也是重要命题视角之一,但多以区位原理分析的形式出现。续表项目内容解说设问方式请分析……的形成原因;请解释……(现象)出现的原因;某地出现了……现象,为什么?分析(解释)某种地理事象形成(发生、出现、存在)的

2、原因,一般从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两大方面入手。但在考题设置时多有限定条件,要求从自然或人文某一视角分析,或要求以某一成因要素为主要的思维中心加以分析,建造好基本思维模板,与考题相结合,因题制宜,灵活应用模板,才能得心应手,顺利解题。[2017·江淮十校联考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薰衣草为多年生小灌木,喜冬暖夏凉,需要充足的阳光及适湿的环境,特别需要注意通风、排水。其原产地为法国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薰衣草精油是天然香料骨干产品之一,中国原无种植,为摆脱对进口的依赖,中国从国外引进苗种,作为重点项目发起冲锋,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当时驻扎在伊犁河谷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1964年新疆薰衣草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开始试种,伊犁河谷虽具备不少优良条件,但冬季酷寒是巨大的挑战,在最初的几个冬天,很多薰衣草冻死。后经过试验、引种和驯化,解决“落户”问题后,1978年伊犁河谷进入大面积种植阶段。现在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面积近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薰衣草精油年产量达10万公斤左右,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5%以上。2002年5月,新疆农垦专家在阿尔泰山山麓意外发现了大量野生薰衣草群落,面积连绵达100平方公里。下图示意伊犁河谷薰衣草集中种植区。(1)说明伊犁河谷有利于薰衣草生长的气候条件。(2)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却

4、能花开两季,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分析与普罗旺斯相比,伊犁河谷薰衣草能花开两季的原因。(3)推测1978年以来,伊犁河谷薰衣草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答案 (1)伊犁河谷周边山脉群共同构成向西开敞的喇叭形谷地,冬季少有寒潮侵袭,比较温暖;夏季干热气流难以深入,比较凉爽;属于半干旱气候,日照充足;可以接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水汽,气候比较湿润;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河谷附近坡地面积大,排水条件好;河谷走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有利于通风。(2)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升温快,早播种;北有山脉阻挡冷空

5、气,入冬迟,可栽种时间长;品种改良。(3)种植技术提高,培育出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薰衣草品种,大幅提高薰衣草越冬率,种植规模迅速扩大;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需求量大。解析 第(1)题,注意理解薰衣草的生长习性与伊犁河谷地形、气候的关系;谷地向西敞开,利于西风进入并带来降水;南侧山地利于阻挡干热气流深入,凉爽;北侧山地可阻挡冬季强冷空气深入,较温暖;晴天较多,光照充足;谷地地形,有一定坡度,排水条件良好。第(2)题,花开两季与特殊的气候有关。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升温快,可满足提前开花的温度条件。北边的天山可阻挡冷空气,延长薰衣草生长时间,可再次出现花期。第(3)题,薰衣草产

6、业快速发展与引种成功、技术成熟有关;也与广阔的市场需求和政府大力支持有关。  时间:30分钟   满分:46分                   综合题(2小题,共46分。)1.[2017·河北衡水摸底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一旅游团春季来内蒙古游玩,某日突遇强沙尘天气,沿主干道路发现M河和N河存在显著的水文差异,同时发现沿路植被也存在明显差别。该日沿途观察不到内蒙古高原美丽的落日景观。下图为内蒙古高原某区域图。(1)说明沿主干道路植被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4分)(2)说出M、N两河的水文差异,并分析原因。(12分)(3)分析该日旅游团沿主干道路观测不到美

7、丽落日景观的原因。(6分)答案 (1)原因:地形高差较大,形成植被垂直差异;由于山地对季风的阻挡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导致降水差异,从而形成植被的东西差异。(2)水文差异:M河含沙量大于N河;M河水流速度慢于N河;M河流量小于N河。原因:强沙尘天气,风力大,风吹沙入河,M河含沙量高;N河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轻,含沙量低。M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N河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M河途经沙漠区,降水少;N河春季积雪融水量大,夏季降水较多。(3)该日为强沙尘天气,在内蒙古高原路段,能见度很低;冀北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