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习题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习题

ID:35781186

大小:108.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7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习题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习题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习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7短暂的春天23曲折的发展45、6一、选择题1.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19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  )A.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B.主要出于抵制列强侵略的需要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加深解析:D 自然经济自近代以来一直在瓦解,题干中变化不能用自然经济瓦解来解释,故A项错误;19世纪末,清政府调整政策主要是出于《马关条约》的赔款、为扩大税源的需要,故B

2、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不符合题干信息,故C项错误;清政府由积极反对民族资本主义到19世纪末主张广办民族工业,反映了财源极度紧张,再结合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风雨飘摇,可知D项正确。2.(中华民国)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C.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由材料可知,通告是由民国政府的国家行

3、政机关专门发出的,体现的是国家对民族工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意不符。3.如图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对此分析认识正确的是(  )A.能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B.国货因物美价廉受到大众普遍欢迎C.提倡国货运动是福建首先倡导推动D.国货与洋货在市场上存在激烈竞争解析:D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即19世纪末,而图片时间是1920年,故A项错误;当时国货与洋货相比,不会物美价廉,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明福建在提倡国货运动,并不能说明是福建首先倡导推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提倡国货,说明国货与洋货在市场上存在激烈竞争,故D项正确。4.(2018·江

4、苏无锡期中)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  )A.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B.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C.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解析:C 民国二十五年时,清政府已经灭亡,故A项错误;一战时间为1914~191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于1935年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无锡工商业发展,故C项正确;局部抗战期间英美实行绥靖政

5、策,且经济的援助的力度也不可能如此之大,故D项错误。5.(2018·山东日照期中)1936年1942年全国总产量(万吨)3990.36595.2外资产量所占比例(全国100%)55.790.4上表为中国煤炭生产情况统计。表格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反映出(  )A.煤炭工业发展较为迅速B.外国对华直接掠夺加剧C.中国重工业仍相对落后D.外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1936年至1942年煤炭产业中外资产量所占比例,不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由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大量掠夺沦陷区的物资,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重工业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材料仅仅

6、说明煤炭产业受外资控制,不能说明外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故D项错误。6.(2018·河北承德期末)1948年10月30日,《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挤购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问乙客:“你预备买什么?”乙想了一下,反问:“你要买什么?”甲告诉他:“有什么买什么。”此报道客观上反映了(  )A.上海民众得疾病者众多B.政府放开了药品的管制C.通货膨胀下的抢购风潮D.美国物品在中国的畅销解析:C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人们纷纷将纸币兑换成实物以保值,人们在西药房门前挤购,不是用来治病,而是为了保值,故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通货膨胀情况下,易产生抢购风潮

7、,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1895~1899年)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棉纺织业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20476766330.5缫丝业出口量(担)30394175137.4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569452781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