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八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湘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八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湘教版

ID:35783887

大小:294.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8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八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湘教版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八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湘教版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八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湘教版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八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湘教版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八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人文地理第八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练习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基础巩固组]一、选择题(2017·吉林模拟)30年前,吉林市冬季蔬菜基本依赖本地秋储大白菜。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篮子,北方省市大量蔬菜订单飞向海南,保障北方冬季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丰富着北方冬季餐桌。据此回答1~2题。1.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篮子的最主要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A.光照       B.热量C.降水D.土壤2.影响吉林市冬季蔬菜市场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区位是(  )A.交通B.市场C.科技D.国家政策解析:第1题,冬季北方气温低,热量不足;海南省纬度

2、较低,热量充足,成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篮子。第2题,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南方蔬菜运输到北方市场成为可能。答案:1.B 2.A(2017·聊城模拟)花卉种植产业已成为海口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鲜切花生产交易量,目前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2017年春节前,网上的鲜切花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读图,回答3~4题。3.海口市发展鲜切花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②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③市场需求量大 ④海陆运输便利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网络销售模式对海口市鲜切花生产的最大影

3、响是(  )A.改变了生产工序B.改变了种植模式C.降低了生产成本D.扩大了销售市场解析:第3题,鲜切花产业属于花卉种植业,而花卉种植业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上的优势;材料中“鲜切花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说明市场需求量很大。注意鲜切花主要以航空运输为主,故海陆运输便利不是优势。第4题,网络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自然会扩大销售市场。网络销售不会影响生产过程,即不会改变生产工序、种植模式和生产成本。答案:3.C 4.D(2017·上海崇明调研)崇明岛上一家农业合作社种田用上了生态新模式

4、。春天种玉米,秋天种花菜。玉米秆、花菜叶等“农业垃圾”用来养猪羊;猪的部分粪便“撒”入蟹塘,成为浮游水生物的营养食品,而浮游生物营造的优良水环境则为虾蟹质量“打基础”;年底清塘时,塘底污泥作为“生态”牌肥料还田,增强土地肥力。据此回答5~6题。5.材料描述的农业生产属于(  )A.大牧场放牧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季风水田农业6.根据材料画出下图,图中的数码与文字组合正确的是(  )A.①—猪羊,②—玉米、花菜,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B.①—玉米、花菜,②—浮游水生物,③—虾蟹,④—猪羊C.①—玉米、花

5、菜,②—猪羊,③—虾蟹,④—浮游水生物D.①—玉米、花菜,②—猪羊,③—浮游水生物,④—虾蟹解析:第5题,该农业生态模式包含种植业(玉米、花菜)、畜牧业(饲养猪羊)和渔业(饲养虾蟹),因而为混合农业。第6题,塘底污泥可用来作为玉米、花菜的肥料,玉米秆、花菜叶可作为猪羊的饲料,猪羊的粪便部分作为玉米、花菜的肥料,部分作为浮游生物的营养食品,浮游生物又是虾蟹的饵料。答案:5.B 6.D7.(2017·重庆诊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马铃薯是喜冷凉型作物。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被誉为“中

6、国马铃薯之都”,其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已经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种植向现代种植的转变。该市总面积5.45万平方千米,目前总人口约289万,耕地面积约86.7万公顷。(1)指出该区域盛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2)分析该区域生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形成的原因。(3)分析该市成为“中国马铃薯之都”的社会经济原因。(4)你是否赞同在该市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分析。马铃薯适合温凉的气候,该地纬度较高,属于高原地形,气候温凉;该地降水较少,光

7、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马铃薯地下块茎营养物质的积累。第(2)题,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该区域生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形成的原因。第(3)题,“中国马铃薯之都”说明该地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销量大,因此应从人均耕地、市场、交通、经验、技术等方面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第(4)题,开放性试题,表明观点,并加以分析即可。该地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扩大规模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但由于该地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过度开垦会加速该地区的荒漠化。答案:(1)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2)

8、该区域地处温带,获得的太阳辐射较低纬度地区少;地处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气候温凉;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云量少,光照充足;地处内陆高原,多晴朗天气,白天地面接收太阳辐射较多,气温上升快,夜间地面辐射强,气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3)人口少,人均耕地多,有利于保证马铃薯较大规模种植;马铃薯的种植经验丰富、技术先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