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ID:35787355

大小:35.3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18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编号ENSE3124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课程类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总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学分2预修课程基础微生物学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在环境领域的发展,作为一门横跨现代微生物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众多学科的新兴综合学科,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环境中众多微生物生命活动与环境和谐共存,达到环境生态和谐与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课程简介本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有关环境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00字

2、左右)包括环境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生理和代谢、遗传和进化以及生态规律和多样性等;第二部分阐述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包括微生物在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及土壤污染的生物治理原理、方法和技术等;第三部分介绍环境微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新的技术方法等。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推荐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环境微生物学中常见术语的名称和意义,掌握环境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原理;理解环境微生物在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作用;了解环境微生物

3、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微生物在环境工程领域应用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绪论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重要概念和研究任务44第一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环境44第二章环境微生物生态学44第三章环境微生物在物质循环和污染物代谢中的66作用第四章污染控制的微生物学原理661第五章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方法44第六章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44第七章环境微生物学研究新进展和新技术44合计3636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重要概念和研究任务第一节环境微生物学的历史

4、和发展1.人类对环境微生物的认识;2.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3.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4.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习题要点: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第二节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1.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2.环境微生物的分类;3.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4.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主要特性。第三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1.环境微生物学的范畴;2.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3.环境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促进;4.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意义。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

5、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以及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难点是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相关的概念和术语以及基本特征。2第一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环境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征;2.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4.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5.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习题要点

6、: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纯培养的概念及如何获得;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的概念;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可存活但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概念。第二节陆地环境中的微生物1.土壤作为微生物的一种环境;2.土壤中的微生物;3.根际微生物。习题要点:土壤中的微生物类群及分布规律;根际和根际效应的概念;主要的根际微生物类群。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微生物1.空气中微生物的存活;2.空气是传播微生物的介质;3.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4.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5.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及检测。习题要点:空气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检测方法;阐述空气不是微生

7、物生存的有利环境的原因。第四节水环境中的微生物1.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生境;2.淡水环境中的微生物;3.海水环境中的微生物;34.河口微生物动态变化;5.近海噬藻体的重要功能。习题要点:不同淡水环境中优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阐述自然界洁净淡水中主要存在一些光能和化能自养微生物的原因;近海噬藻体的主要功能。第五节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1.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2.低温环境中的微生物;3.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4.高酸环境中的微生物;5.高碱环境中的微生物;6.高压环境中的微生物;7.高辐射环境中的微生物。习题要点:极端微生物的概念及主要类群;研究极端

8、微生物的意义。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和群体生长的规律以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难点是各种环境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各种环境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和可存活但不可培养微生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