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ID:35793578

大小:2.9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18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阶段检测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阶段检测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7·浙江仿真模拟)日出前天空就已经亮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散射作用B.反射作用C.吸收作用D.折射作用答案 A多佛白崖(TheWhiteCliffsofDover)位于英国英吉利海峡比奇角,是一片长达5公里的白色悬崖,由细粒石灰石组成,悬崖的最高点达

2、110米。某年3月因极端严寒天气突然发生大面积坍塌,重约数千吨、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巨块岩体掉进海中(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2~4题。2.组成多佛白崖的石灰岩属于(  )A.变质岩B.沉积岩C.岩浆岩D.生物岩3.多佛白崖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生物沉积 流水侵蚀B.泥沙沉积 风力侵蚀C.泥沙沉积 冰川侵蚀D.生物沉积 海浪侵蚀4.多佛白崖突然坍塌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地震B.大风天气,风浪破坏C.雨水进入裂隙,结冰冻胀D.气候干燥,崖壁干缩开裂答案 2.B 3.D 4.C(2017·浙

3、江教学质量检测)读图回答5~7题。5.如果该图表示近地面“城-郊”热力环流的气流情况,则(  )①甲是城市 ②乙是城市 ③甲处气温高 ④乙处气温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如果该图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甲、乙位于近地面且甲处纬度较乙处高,则甲乙之间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7.如果该图表示北赤道暖流,则(  )A.该洋流可能越过赤道B.该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域不存在C.甲处可能受来自北方的寒流影响D.乙处可能受来自北方的寒流影响答案 5.A 6.B 7.D(2

4、017·浙江模拟)下图为“2016年12月12日8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8~9题。8.图示时刻(  )A.呼和浩特降水概率大于上海B.太原气压高于呼和浩特C.乌兰巴托风速小于上海D.乌兰巴托风向与呼和浩特相反9.未来两天内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A.乌兰巴托B.呼和浩特C.上海D.太原答案 8.A 9.D(2017·台州模拟)下图为“青海省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A处年降水量最可能是(  )A.150

5、mmB.180mmC.230mmD.80mm11.下列关于青海省降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湖泊的影响,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增加最为明显B.东南部主要受来自大西洋水汽的影响,降水量最多C.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农业以发展灌溉农业为主D.西北部地区受越山后下沉气流的影响,降水量最少答案 10.C 11.D解析 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确定C、D是可能正确的,再根据右图确定C正确。(2017·杭嘉宁五校联考)读“某地区地质图”,回答12~13题。12.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A

6、.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运动—侵蚀搬运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褶皱运动C.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D.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13.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 12.C 13.B解析 先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受内力挤压,发生褶皱运动,岩层弯曲。后来又有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层,地表沉积岩层或岩浆岩缺失,说明发生侵蚀搬运过程。②岩层处形成山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2017·浙江百强中学联考)读“澳大利亚1

7、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4~15题。14.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不同气压状况的原因是(  )①地形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气压带风带移动 ④洋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5.达尔文夏季、冬季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东南风 西北风B.西南风 东北风C.东北风 西南风D.西北风 东南风答案 14.B 15.D(2016·台州第三次统考)读图完成16~17题。16.图中2号冰川主体的流动方向是(  )A.向南B.向西C.向东D.向北17.甲缩减处(  )A.甲缩减处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

8、.甲缩减处面积增大了0.9平方千米C.甲缩减前以冰川侵蚀为主D.甲缩减处面积缩减了约9平方千米答案 16.D 17.C解析 北部为冰舌前端,即冰川末端,应为山谷处,故向北流动。冰川按比例尺计算大约缩小了0.3平方千米。甲缩减前以冰川侵蚀为主,甲缩减后以冻融风化为主。(2016·杭州五校联考)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风景照,照片上显示出的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8~19题。18.富士山顶部的岩石,按成因类型划分应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