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考点讲解学案

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考点讲解学案

ID:35799383

大小:509.41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4-18

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考点讲解学案_第1页
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考点讲解学案_第2页
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考点讲解学案_第3页
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考点讲解学案_第4页
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考点讲解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题1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考点讲解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1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考情报告】考查角度考查内容命题特点通过有机物结构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及应用能力由有机物的结构,确定其含有的官能团,从而推断该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对有机物更是如此。近几年高考有机命题以官能团知识为重点,以新物质的合成及反应类型为载体,综合考查考生对实验基本知识,物质提纯、官能团的结构和特征性质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考查有机反应机理以甲苯为载体考查烷烃取代和苯环取代的条件。考查与生活相关的一些物质的性质考查有机高分子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综合利用考查有机化学实验知识、物质提纯和产率计算。以合成正丁醛为载体考查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2、、物质提纯和产率计算。【考向预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该部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和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题中,主要呈现方式有:(1)利用食品、医药、环境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考查概念区别、化学式的正误判断、空间结构知识、有机物的命名、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测定有机物结构的一般方法。(2)有机物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或球棍模型等也是该部分的考查重点;根据对近几年高考试题和近两年各地模拟试题的分析,常规题仍是高考的热点,命题角度有:1、以乙烯、苯及其同系物、卤代烃、醇、酚、羧酸、酯、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等知识与新能源、环境保护、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问题相结合,考查

3、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结构简式的书写等,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2、以新的科技成果或社会热点涉及的物质为命题背景,突出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命题趋势较强,应予以高度重视。另外,以基本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考查的可能性也较大。3、有机实验,如物质制备、分离与提纯更是这两年的命题热点。预计2019年高考试题中对相关知识的考查仍会主要在选择题、有机合成、推断题中出现,所考查的知识仍将主要以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为主体,涵盖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考查有机物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联系。以信息为知识铺垫,考查学生运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析和解

4、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考查形式在趋向多样化,有机实验的综合性考查尤为突出,应引起注意!【经典在线】1.知识梳理一、甲烷、乙烯、苯的性质比较甲烷乙烯苯反应类型取代加成、聚合取代取代反应卤代能与硝酸等取代加成反应能与H2、X2、HX、H2O等发生加成反应能与H2、X2等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火焰明亮,带黑烟燃烧火焰很明亮,带浓烈的黑烟鉴别溴水不褪色或酸性KMnO4溶液不褪色溴水褪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溴水加入苯中振荡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为无色二、几种重要烃的衍生物的比较物质特性或特征反应溴乙烷

5、(C2H5Br)水解反应:NaOH的水溶液消去反应:NaOH的醇溶液乙醇(C2H5OH)置换:与钠反应放出氢气氧化:①燃烧②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为乙醛③被KMnO4(H+)或K2Cr2O7(H+)氧化生成乙酸取代(酯化):与乙酸反应消去(或取代):与浓H2SO4作用170℃(或140℃)乙酸(CH3COOH)酸性:使石蕊试液或pH试纸变红酯化: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葡萄糖(C6H12O6)①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单质银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淀粉①与碘作用显蓝色②在稀酸的催化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②在碱

6、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蛋白质①燃烧会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②遇浓硝酸会变成黄色③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三、乙酸乙酯的制备1.反应的条件:浓硫酸、加热。2.反应的实质:羧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其余部分相互结合成酯。CH3COOH+H—18O—C2H5CH3CO18OC2H5+H2O3.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4.反应的特点(1)属于取代反应(2)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但酯化反应用浓H2SO4作催化剂,而酯的水解用稀H2SO4作催化剂。5.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浓硫酸。(2)浓硫酸在此实验中起

7、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3)要用酒精灯小心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液体剧烈沸腾。(4)防暴沸的方法盛反应液的试管要与桌面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瓷片。若忘记加碎瓷片,应待冷却后补加。(5)长导管的作用:导气兼起冷凝作用。(6)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乙酸,同时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层析出与观察产物的生成。(7)防倒吸的方法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管代替导管。(8)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2CO3溶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