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

ID:35800997

大小:41.5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18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_第1页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_第2页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_第3页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_第4页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摘要:马克思提出的“文学生产”理论在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伯明翰学派那里得到了不同的阐释和发展。法兰克福学派侧重强调文化媒体、文化生产对大众的操纵和控制,而伯明翰学派则偏于强调大众对资本主义文化媒体的抵制。而美国媒体研究者则试图突破控制与抵制模式,从主体建构的方式这一角度来分析新媒体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他提出了“双向的去中心化的过程”来描述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对此,我们依然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理解。新媒体一方面造就了更加民主化的“公共领域”,另一方面则又以一种

2、隐秘方式破坏了这种“公共领域”。关键词:新媒体;文学生产;文学消费目录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以民间文学为例1一、绪论1二、传统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2三、新媒体的产生5四、新媒体对新文学的价值6五、基于新媒体的文学消费7六、结论10参考文献10一、绪论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而横空出世的新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即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生产与文学消费。自然,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也因此有了一个革命性的肇始。基于新媒体之上的文学,正从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变革向文学革命转化,这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文学生产----WORD

3、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与文学消费的秩序,而且还将孕育着一场新的文学革命,从而改变文学的版图。无论人们是否承认,无论人们是否能够接受,新媒体及其引发的一场文化与文学的革命都在汹涌而至,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的文学是具有挑战意义的、革命性的文学事件,必将引发新的文学革命,带来新的美学原则,标志着旧的文学时代即将结束,同时标志着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至于这场悄然而至的文学革命对中国文化和文学具有积极的发展意义,还是一场无可救赎的灾难,现在要做出评价为时尚早。二、传统文学

4、生产与文学消费传统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深刻地受制于既有社会秩序的规范。从文学生产到文学消费,一般呈现为作家的文学创作、作品的审核出版发行、读者接受三个阶段。一般的文学作品,正是通过这三个阶段,实现了从作者的个人化文学生产到读者的社会化文学消费的转化。在传统的文学生产中,编辑的审美情趣和理性法则从根本上制约着文学生产的进程。一方面,编辑身在体制中,耳濡目染,在程序性的工作中,形成了诸如关于禁忌与彰显的价值尺度,从而使其所编辑的期刊图书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对接;另一方面,编辑本身还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这将制约着其对文学作品的认同与拒斥的价值取向。由此看

5、来,在纸质媒体为主导的社会中,具有革命意义的作品,总是和具有革命思想的编辑联系在一起的。鲁迅的《狂人日记》只能发表在《新青年》这样的现代媒体上,也只能和提倡文学革命的一班“新青年”编辑联系在一起。正是基于《新青年》这一区别于传统的现代媒体,才为文学革命创设了顺利展开的公共领域。当然,这种情形在现代中国文学诞生时是如此,在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也是如此。如当代作家铁凝在没有出道之前,她所创作的小说,曾被认为“路子”有问题。对此,铁凝曾经这样回忆道:“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15000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

6、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显然,一般人所看到的“路子”问题,正是铁凝小说具有的独立美学追求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抵牾之所在,如果以后者为衡量的价值尺度,其“路子”自然有问题。但孙犁并不是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要求来衡量作品,而是从自我所恪守的美学诉求出发,看到了铁凝小说的美学追求的独特价值之所在,以至于“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这对铁凝进一步坚守和发展自我这种

7、“路子”,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基于孙犁的激赏,该小说入选了当年度的优秀小说,由此拓展了铁凝的小说创作之路。因此,在纸质媒体时代,掌控出版权力的编辑,在文学生产中的作用是极其显赫的,这不仅潜在地影响着文学生产,而且还直接地规范着文学的整体风貌。然而,能够像孙犁一样,坚持自我独立的美学追求的编辑并不是很多,大多的编辑还是被深深地框定在主流意识形态所规范好的疆域中,难以有所突破。编辑对作者的文学生产的作用并不是强迫介入的,它多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在地影响着作者的文学生产。实际上,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在文学生产的过程中,就已

8、经把掌控话语权的编辑置于文学生产的“监工”位置上,作者要考虑到自己所生产的文学作品能否得到编辑的认同与赏识,以及在保持自我文化立场的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