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制作教学课件

汉服制作教学课件

ID:35804793

大小:1.41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4-19

汉服制作教学课件_第1页
汉服制作教学课件_第2页
汉服制作教学课件_第3页
汉服制作教学课件_第4页
汉服制作教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服制作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韩国、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曲裾是华夏衣冠体系中深衣的一种。深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

2、容绕襟的样式。    曲裾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符合理并合礼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发明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着。男子曲裾的下摆比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稍显紧窄,从出土的战国、汉代壁画和俑人来看,很多女子曲裾下摆都呈现出“喇叭花”的样式。慢慢地,男子曲裾越来越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直到东汉末至魏晋,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兴,曲裾深衣自然也几乎销声匿迹。后来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大行其道的女服则是襦裙。襦裙由短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襦下裙式,套装。襦裙从有

3、实物考证的战国时期开始,终于明末清初的“剃发易服”,是汉族传统服装最基本的形式。其间2000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襦裙是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    但今天看来,曲裾深衣有着别样的风韵,是汉服中最能体现女子婀娜优雅的装束——不论是下摆宽敞的曲裾,还是楚风浓郁的汉代鱼尾式“三绕膝”。#*  介绍两种曲裾汉服图纸的设计方法以及裁剪注意。  第一种方法是比较符合古制的裁剪方式,就是上衣与绕曲分开裁剪的分体裁剪方式。此种裁剪方式要求面料幅宽够宽。#* 倘若受幅宽限制,并且不在乎多

4、缝合几道缝的话,可以采用拼接式裁剪。此种裁剪方式基本不受幅宽影响,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面料幅宽都可以使用此方法裁剪,包括最窄的缎子面料。缺点是需要缝合的部分较多,对于手工缝合的人来说很麻烦。此方法裁剪,虽然不符合古制,但其成衣效果是一样的,不过可能很多追求完美复古的朋友不喜欢罢了...  拼接式裁剪方式,在此就此种裁剪方式做详细说明。这种方式裁剪,最好先裁剪主体的三大片,1#、2#、3#。裁剪2、3#时,可以将两块同尺寸的面料对放后一起裁剪,方法是两块料子面对面或者里对里叠放铺平,先裁剪出一样的两块形状,再分别修改,2#左片去掉打点

5、的部分,3#右片去掉画斜线的部分。如果希望做出的曲裾下摆呈人字形,则先统一将两片的斜线部分裁掉,再修改2#左片,去掉打点的部分。这样裁剪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裁错左右,分别修改前,可以将料子披在身上比画好左右再下剪刀,绝对不会弄反了。之后,再裁剪4#和5#片,分别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裁剪时注意标明了a和b的两条边,长度一定要一样才行。#*缝合起来之后,再缘上衣缘,就大功告成了,衣缘的宽度最好不小于两寸,太窄了会不够美观。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图中注明“半腰围”的三条线,一定要尺寸相似,3#、4#、5#的裙子部分,是基于同一个尺寸

6、的梯形分别剪掉一部分之后的产物,否则曲裾穿好以后,会出现不平整的现象,感觉怪异。   #*任何一种裁剪方式,都可以根据面料情况以及个人爱好进行调整。比如遇窄幅宽面料时,还可以继续分割裁剪,比如袖子单独裁剪后与主体拼接。关于曲裾到底如何缠绕的问题。在此提供曲裾穿着以后的视觉效果图,以及缠绕方式分解图,如果感觉仍然不够明白,可以将后面所贴的裁剪图画在纸张上,剪下来粘贴成一件成衣的样子,按照缠绕顺序演练,就能理解了。(以下描述中,有任何令你感觉迷惑处均可使用剪纸样的方式来协助理解)#*   曲裾基本无须系带固定,因为曲裾外面都要扎腰带

7、,腰带系的略微紧一点,就可很好的固定曲裾。但是,有些面料软滑的很,随着身体的运动,会出现衣服走样的情况,特别是绕曲部分会松散。这个时候,可以在穿好曲裾未系腰带前,以小别针固定绕曲部分的尖头位置,再扎腰带以遮挡别针,就可以保证穿多久怎么动都不会散了。其次是排料问题。(图中的红色线条为辅助定位线,黑色线条为裁剪线)制作曲裾一般会根据面料幅宽情况调整裁剪方式。  倘若追求汉服“天衣无缝”的效果,尽可能的减少缝的存在,可以采用背缝式裁剪,此种成衣效果,仅后背正中有一条明显的缝。此种裁剪方式的缺点是要求面料幅宽较宽,裁剪时需要的操作空间较

8、大,若面料分里外面,需要仔细考虑左右后再下剪刀,否则容易左衽。优点是需要缝纫的接头较少,对于手工缝合来说最为省时省事。各時期的漢服樣式漢服在幾千年的漫長時間中通過歷代華夏王朝對周禮服制堅持和革新代代相傳、世世相襲,在儒教禮典的永恆中也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而產生朝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