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试题.doc

教育经济学试题.doc

ID:35808815

大小:9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19

教育经济学试题.doc_第1页
教育经济学试题.doc_第2页
教育经济学试题.doc_第3页
教育经济学试题.doc_第4页
教育经济学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经济学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学标准预测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计量经济学B.人力资本理论C.劳动价值理论D.教育资本2.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的时间是(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3.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是由于教育劳动具有(  )A.生产力B.劳务性或服务性C.使用价值D.消费性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是,()A.贝克尔《人力资本》B.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C.沃尔什《人力的

2、资本观》D.欠雷《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5.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6.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7.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A.科学技术市场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D.服务市场8.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A.社会生

3、产关系制约B.政治制度制约C.生产力水平制约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9.★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A.周期性长特点B.弹性大特点C.间接性特点D.长效性特点10.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是(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B.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C.科学技术水平D.社会人口11.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中居中心地位的是(  )A.个人B.群众C.国家或政府D.企事业单位12.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  )A.教育投资B.教育成本C.教育收益D.教育分配13.分析大学生

4、社会直接成本有多种计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匡算法和(  )A.“成本一效益”计算方法B.实算法C.费希洛计算法D.舒尔茨计算法14.最理想的学校规模类型是(  )A.规模过大稳定型B.规模适度稳定性C.规模适度成长型D.规模过小成长型15.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  )A.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

5、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6.★教育经济学17.教育的社会需求18.教育结构19.教育成本20.教育个人收益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2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2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2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2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26.★论述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述两位代表人物即可)。27.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论述如

6、何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其直接理论来源是“人力资本理论”。2.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产生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的时间是1984年10月。答案是C。3.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劳动的性质。从教育劳动具有劳务性或服务性这一特别使用价值角度,可以说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因素,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4.★C【解析】沃尔什于1935年写了《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第一篇论文,最早提出了

7、“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投资》是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正确答案是C。关于“人力资本”这一知识点历年来必考,是考查重点。5.B【解析】选项A具有迷惑性,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从而产生供求矛盾。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则是由于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正确答案是B。6.D【解析】“经合组织”不仅是国际权威机构,而且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计量指标体系,因此作为“知识经济”概念确定的标志。选项A提出“后工业经济”,选项B提出“信息经济”,选项C提出“高技术经济”。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