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6篇

精编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6篇

ID:35815798

大小:5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4-20

精编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6篇_第1页
精编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6篇_第2页
精编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6篇_第3页
精编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6篇_第4页
精编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6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编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6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编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6篇基层党员学习陈俊武事迹读后感回看陈院士的人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1949年,他23岁,进入辽宁抚顺矿务局工作。匮乏的技术资料匮乏和简陋的生产条件阻挡不了他的勤奋好学,他一头扎进车间潜心钻研,最终成功地节约了装置运行的能源。1961年,他34岁,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师。他率领项目团队艰苦攻关,耗时四年多,在抚顺石油二厂建成了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施工安装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催开了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1990年,他63岁,退休离开领导岗位后,专注于教书育人。1997年,他进入古稀之年,

2、开始研发指导甲醇制烯烃技术,促进了我国甲醇制烯烃产业的快速形成。今年,他已经过了鲐背之年,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仍然在能源科技前沿探索创新,研究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作为炼化工程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怀揣着对祖国石油和石化事业的敬畏之情和奋斗之心,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陈院士的一句话“回顾自己的经历,我一直在前进,创新的思想没有停顿。”在我心中掷地有声。未来,同为“90后”的我将以这句话勉励自己,把“不敢歇”的精神谨记于心、起而行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直面挑战、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创新思维推进各项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

3、己的一份力量!基层党员学习陈俊武事迹读后感“终生求学,严谨治学”,这是陈院士的标签,放弃退休后安逸的生活,这位“90后”没有选择歇一歇,而是继续著书育人,将自己毕生的智慧与心血传承下去。习总书记曾说:“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他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千百万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就是我们党的光辉形象。”在学习陈院士事迹的过程中,我意识到陈院士就是“那面旗”,他“不敢歇”的精神,他为振兴石化所做的贡献,都是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作为一名年轻的石化人,作为一

4、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项目上为期半年的工作给我上了走进社会的第一堂课,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重量。打造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有成绩。“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对我来说,需要上万张图纸的练习,需要反复的建模计算,需要更艰苦、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培养出精湛的业务能力。作为公司的新生力量,向陈俊武院士学习,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路走扎实,才能把努力奋斗变成一种本能。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美好生活加油!乡镇党员学习陈俊武事迹心得体会在机关和田垄之间,他选择后者,俯首躬行,脚

5、踏泥泞,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信念。他克服困难,吃了很多苦,但留给群众的,都是甜。他就是市委办公厅进驻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大马库联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俊武。他用四年的竭心尽力让一个贫穷落后村面貌焕然一新,他用四年的埋头苦干践行着党对人民“如期脱贫”的庄严承诺,他用四年的砥砺前行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典范。2014年5月17日,38岁的陈俊武解下行囊来到察右中旗唯一回族聚居村大马库联村,他花了11天入户走访“把脉问诊”,拿到的“手牌”却是: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基层组织建设滞后,村委班子整体老化,最小的村干部5

6、9岁,村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汉回民族关系不融洽、不紧密等。面对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现实,他在工作日记里坚定地写道:“凡事都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名”、“没有做不到的事儿,只有想不到的事儿”。陈俊武深知没有基础组织的强大支撑,工作将一筹莫展。他多次走访村民了解实情,制定了村支部党建规划,慎重发展了3名青年党员,5位村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目前这些青年党员已成为基层支部的骨干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手,夯实了干部基础,为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血液,激了新活力。陈俊武认为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从带领村民

7、整合300亩土地发展集体经济,到实现2万元收入;从与傅仕达食品厂合作将闲置多年的奶食品加工厂重新利用,到实现2万元集体经济;从争取上级资金用于新打5眼机电井,到870亩旱地变为水浇地;从整合136.8万元资金先后购买154头西门塔尔肉牛深入搞肉牛养殖,到完成由萧条的奶牛养殖业向繁荣的肉牛养殖产业的华丽转身,他用对工作的“痴”、对群众的“情”、对家庭的“欠”当作种子,弯下腰深耕细作,收获的是翻天覆地的村貌新风、群众齐刷刷的大拇指和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目前,大马库联村已由重点贫困村转变为一般村。成绩的背后,是陈俊武家人尤其是妻子的默默付出和无私支持

8、,4年来,由于俊武把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大马库联村的脱贫工作,陪家人时间很少,妻子和儿子也时有抱怨,但俊武对脱贫攻坚的执着从没有动摇,在村里的工作热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