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ID:35816477

大小:800.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0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1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2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3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4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提升作业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城市天气现象(白天/夜间)最高温/最低温北京28℃/18℃上海25℃/19℃哈尔滨24℃/11℃西宁22℃/3℃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据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所致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

2、比西宁高是因为距海近【解析】1选D,2选B。第1题,昼夜温差小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第2题,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而不是12时,A错;该日哈尔滨最低气温为11℃,不可能为冬季,C错;距海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最高气温应该较低,D错误;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季,可能受台风影响,产生降水。  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15名成员利用热气球探测到的校园附近某区域100m高空气压(单位:hPa)。据此回答3、4题。3.在100m高空,风力较为强劲的探测点的气压值为(  )A.1014B.10

3、10C.1007D.10034.图中A处的风向最可能为(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解析】3选A,4选B。第3题,图中气压为1014hPa的探测点与其他点之间单位距离的气压差较大,说明该地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较强劲。第4题,根据图中各地的气压可知,A处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指向偏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吹西南风。5.(2014·安徽文综)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

4、气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A.Q4、Q1、Q3、Q2B.Q3、Q4、Q2、Q1C.Q3、Q1、Q2、Q4D.Q2、Q3、Q1、Q4【解析】选C。在太阳辐射、蒸发、降水、传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海面热量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因此Q1为辐射收支差额;蒸发量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因此蒸发耗热量在副热带海区最大,为Q2;热量总收支差额与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传导差额有关,总体分布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为Q3;海-气传导在不同纬度的差异性较小,为Q4。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6、7题。6.假

5、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图中四座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7.该时间段内,Y市(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②天气晴朗③风力减弱④气温降低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6选B,7选A。第6题,两幅图表示的是2日14时的气压和3日5时的气压,而这两个时刻一般也是气温的最高和最低之时,故两幅图的变化能表明气温日较差的变化。从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看出,唯有②处气压变化最小,则表明该处气温日较差最小。第7题,依据轮廓可判断该处位于美国,2日14时图中Y风向为西南风,3日5时为西北风,则①正确;图中显示两个

6、时刻Y处等压线变稀疏,说明风力减弱,则③正确;一般凌晨(5时)气温要低于午后,且Y地经历冷锋天气,则④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年平均等温线图,读图,回答8、9题。8.该区域内相对高差最大值约为(  )A.1300~2000米B.1000~1300米C.500~1000米D.200~500米9.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出现逆温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8选B,9选D。第8题,根据温差与相对高度的关系即高度相差1000米气温相差6℃,可计算出该区域内相对高差最大值。第9题,④地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要高于周边,该处很可能为小盆地。

7、在山区,夜晚山风沿山坡而下,易在山谷和盆地中形成逆温现象。【加固训练】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1)选

8、C,(2)选B。第(1)题,该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等有效辐射线。由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2600和2700之间,丙地小于2000。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甲地到丙地逐渐减少,乙地到丙地逐渐减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