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35832127

大小:105.3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4-21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烟台市龙口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将第Ⅰ卷答案和第Ⅱ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

2、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反映了君主专制、圣人崇拜的思想,这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故B正确;材料主张君主圣人整治梳理万物,没有反映诸子学说趋向统一,故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并未得到普遍认同,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无法说明百家争鸣基本结束,而且百家争鸣结束于秦朝

3、建立后,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A.背离孔子理念B.具有民本思想C.推崇德治主张D.倡导人性本善【答案】B【解析】“爱护人民为先”是典型的民本思想,所以材料说明说明孟子具有民本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

4、的,正确;孟子不背离孔子理念,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崇德治主张的是孔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人性本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3.《论语》中,“仁”字出现六十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可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杀身以成仁’。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仁的学说已经成为

5、社会主流思想B.孔子主张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C.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D.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答案】D【解析】【详解】孔子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作为“仁”的思想的不同表现,说明孔子理论体系中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故答案为D项。仁的学说在当时没有能够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排除A项;孔子论述的是道德信仰问题,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儒家思想在当时不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C项。4.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后裔张鲁以“大道”名义所发布的《大道

6、家令戒》强调谨守伦常,要求道民“当户户自相化以忠孝,父慈子孝”。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儒学对佛道思想产生较大影响B.儒学在道教冲击下趋时更新C.道教官方化宣扬儒家伦理观念D.道教自我调适吸收儒家纲常【答案】D【解析】题干说的是东汉末年道教主张要谨守伦常,强调忠孝观念,这说明道教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家伦理思想,故选D;题干体现了儒家对道教思想的影响,但是没有对佛教的影响,故排除A;题干说到的是道教自身的思想更新,而不是儒学的,故排除B;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当时没有成为官方化思想,故C不符合史实,所

7、以排除。点睛:这一题考查准确表达的能力。准确表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础能力,这一题就是考查考生准确表达的能力。表达不准确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不符合史实,二是不符合逻辑,三是偷换概念。这一题中的AB属于偷换概念,C属于不符合史实。5.下表是西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这反映了两汉时期A.学校教育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B.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C.儒学并未取得思想的统治地位D.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表格显示从西汉初年到东汉时期,博士、师从名师

8、或入太学者、未任博士的名儒以及在文化状态可考公卿中所占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可见由于汉代尊儒措施的实施,导致汉朝从事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故B项正确;表格没有体现出儒家经典作为学校教育的教科书,故A项错误;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取得了独尊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官吏儒学水平提高,不能反映出综合素质的提升,故D项错误。6.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争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