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ID:35886545

大小:414.0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4-22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载一农具:“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材料描述的是(  )A.B.C.D.2.綦毋(qíwú)怀文,姓綦毋,名怀文,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冶金家。他的冶金方法是:“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这种技术最早使用是在我国的(  )A.西周晚期B.东汉时期C.南北朝D.明清时期3.《明史•舆服志》记载:“令农衣绸、纱、

2、绢、布,商贾止(通‘只’)衣绢、布。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保障小农经济发展B.引导纺织业的进步C.强化官营手工业管理D.严格限制服饰穿着第52页(共52页)4.如图所示图画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A.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B.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C.世界大国国际分工日益明显D.基本形成集团化的世界市场5.如表是《英国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表》.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是因为(  )年份14751521155515

3、58155915951597价格指数100167270370407515685A.海外殖民获得大量黄金白银B.政府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C.航路转移致使产品供应减少D.享乐精神传播推动消费奢侈6.19世纪初的英国,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了妇女的解放C.重化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成分D.圈地运动迫使人民背井离乡第52页(共52页)7.1878年,德国颁布《公司法》,承认卡特尔组织协议具有法律效能

4、。此后,以卡特尔为主要形式组织起来的公司,由1879年的14个发展1911年的600多个。这表明德国(  )A.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显著B.政府限制贸易垄断的做法C.立法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D.加紧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8.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C.中国对外贸易地位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9.清政府谕令各省:“饬令招商,多设织布、纺

5、织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80年代D.19世纪90年代10.史载:“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民族工业不代表新生产力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卷土重来第52页(共52页)③官僚资本主义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大、发展过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1.1953年9月

6、,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说:“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没收封建地主土地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发展外向型的经济12.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13.今天的南通日益建设成为上海的北大门。邓小平同志1992年

7、春在南方视察时曾说:“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第52页(共52页)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不包含下列哪一具体内容(  )A.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B.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C.独立的政治管理系统D.市场调节

8、为主的手段15.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