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

ID:35887193

大小:161.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4-22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1页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2页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3页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4页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阜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解析精品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年级第1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第I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材料问答题,共50分。(3)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第Ⅰ卷本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西周重要分封国,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直接控制所有封国B.西周王朝很难具有真正的统治力C.西周分封制实现了文化一统D.同姓封国远离王朝政治中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诸侯在

2、自己的封地内有世袭统治权,对卿大夫进行再封,有设置官员和征派赋税等权利,有较大的独立性,西周王朝很难具有真正的统治力,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独立性较大,周王不能直接控制所有封国,故A选项错误;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传播周文化,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西周分封制实现了文化的一统,故C错误;根据材料图片看,西周同姓诸侯占据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王朝政治中心周围,故D选项错误。2.为了优待官员,西晋开始实行占田制,官员按品占田,一品五十顷,以五顷为差等降。至九品十顷,至明废除。这种占田制A.不利于对官员的等级化管

3、理B.杜绝了官员的贪污腐败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D.激发了官员的工作热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占田制是指晋初限制土地占有量的制度。西晋时为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负担,于公元280-289年间规定男子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各级官员按品级高低占五十顷至十顷不等,对不同等级官员占田数量的规定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故C选项正确;占田制规定,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

4、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可得知有利于对官员的等级化管理,故A选项错误;西晋时期的占田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贪污腐败现象,但不能杜绝,故B选项错误;西晋的占田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故D选项错误;3.在中国封建法典中,从来没有专门的私法典,在公法中涉及私法的条例数量也较少。远比不上人们熟知的罗马法那样大量而又明确地表现私法的内容和性质。主要原因是中国A.缺乏民主政治的生活环境B.统治者不重视法律的完善C.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D.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注重维

5、护王族利益的王权主义、王法主义的政法体制,中国古代私法没有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低,人与人之间的财产纠纷较少,因而私法比较少,故C选项正确;材料问的是中国封建法典中私法较少的原因,与民主政治的生活环境无关,故A选项错误;中国古代私法较少的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缺乏足够的发展,而不是统治者不重视法律的完善,故B选项无关;中国古代私法较少与中央集权制的加强没有直接关系,故D选项错误。4.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清末新政被宣布废除。下列对科举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打

6、破等级性,增强政府结构的流动性B.整合国内风俗教化,维护国家统一C.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D.科举制是导致晚清积弱的根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以考试作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把持政权,寒门子弟也能够通过科举制做官,有利于增强政府结构的流动性,故A选项说法无误;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国内重学风气,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故B选项说法无误;科举制有一定的公正性,故C选项说法无误;晚清积弱的根源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不是科举制,故D选项错误,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5.1682

7、年清朝攻取台湾后,康熙帝对台湾并不十分重视,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并将台湾视为“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这反映了A.清朝统治腐朽缺乏战略眼光B.统治者缺乏国家主权观念C.台湾不具有经济发展价值D.国力削弱,力不能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主权又称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的目的是保护国家的完整性,保护全体国民的利益。材料中体现的清朝不重视对台湾地区的管辖和管理说明统治者缺乏国家主权的观念,故B选项正确;清政府忽略台湾地

8、区的管理并不能说明清朝统治腐朽缺乏战略眼光,故A选项错误;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清朝统治者忽视对台湾地区的管理与台湾是否具有经济发展价值无关,故C选项错误;康熙皇帝统治时期中国国力强盛,并不是国力削弱,故D选项错误。6.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法令规定: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学校不读四书五经;废除跪拜礼,代之以握手礼;革除老爷、大人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