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7.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7.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

ID:35893507

大小:483.9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22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7.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7.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7.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7.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7.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7.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1.可逆反应:A+3B2C+2D(各物质均为气体)在不同情况下测得有下列4种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vD=0.4mol/(L·s)B.vC=0.5mol/(L·s)C.vB=0.6mol/(L·s)D.vA=0.15mol/(L·s)【答案】B2.在一定温度下,向2L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反应方程式为:2HI(g)H2(g)+I2(g)ΔH>0,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是16-1-1B.0~2min内HI的平均反应速率

2、为0.05mol·L·minC.恒压下向该体系中加入N2,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不变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有正反应速率加快【解析】2HI(g)H2(g)+I2(g)起始浓度(mol/L):0.500转化浓度(mol/L):0.10.050.05平衡浓度(mol/L):0.40.050.050.05210.1mol/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为:0.42=64,A项不正确;0~2min内v(HI)=2min=0.05mol/(L·min),B项正确;恒压下通入N2,容器体积增大,平衡不移动,但是反应速率降低,

3、C项不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项不正确。【答案】B3.某化学反应中,反应混合物A、B、C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关系如下表所示:初始2min4min6minc(A)(mol/L)1.451.281.001.00c(B)(mol/L)0.380.721.281.28c(C)(mol/L)0.0950.180.320.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B+CB.4min末A的转化率为31%C.4~6min时,反应停止了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B4.A与B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4、aA(s)+bB(g)cC(g)+dD(g),t1、t2时刻分别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n(B)/mon(C)/mon(D)/mo反应时间/minlll0.120.060.10t10.060.120.20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04-1A.0~t1时间段内,平均反应速率v(B)=t1mol·(L·min)0.20-1B.若起始时n(D)=0,则t2时v(D)=t2mol·(L·min)C.升高温度,v(B)、v(C)、v(D)均增大D.b∶d=6∶1【解析】不能确定B的起始物质的量,因此0~t1时间段内,不能确定B的变化量,则不

5、能计算其反应速率,A错误;反应速率是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反应速率,B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B)、v(C)、v(D)均增大,C正确;t1~t2时间段内,B和D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分别是0.06mol、0.1mol,所以b∶d=3∶5,D错误。【答案】C5.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甲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12CH3OH(g)CH3OCH3(g)+H2O(g)ΔH=-25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ol甲醇参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kJB.浓硫酸在反应中只作催化剂C.2v(CH3OH)=v(CH3OCH3

6、)D.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加快反应速率【答案】D6.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ΔH>0B.若图乙表示向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则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醋酸C.图丙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焓变D.图丁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解析】交点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v(逆)>v(正),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A错误;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电离平衡正向移动,pH变化小,故B正确;催

7、化剂不能改变焓变,故C错误;乙酸中通入氨气,生成的醋酸铵是强电解质,故导电性先变强后基本保持不变,故D错误。【答案】B7.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YXB.t1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t3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答案】B8.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水解实验:NH2COONH4+2H2ONH4HCO3+NH3·

8、H2O,测得c(NH2COO)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2min,初始浓度越大的实验,水解反应速率越大-B.c(NH2COO)将随反应时间的不断延长而不断减小--1-1C.25℃时,0~6min,v(NH2COO)为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