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

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

ID:35908866

大小:21.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3

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填空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的.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

2、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3.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4.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_________的下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的范围;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_的范围.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像是_________像(填“虚”或“

3、实”).6.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7.照相机、投影仪成像时,在像的位置,有光_________在那里,如果将底片或屏幕放在此处,可显示出像,这样的像叫__________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将蜡烛从远处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__.二、选择题9.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

4、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10.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11.将一个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用光屏可接收到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B.10cmC.30cmD.15cm1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60cm,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保持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应选择的凸透镜是()A.焦距大于30cm的B.焦距

5、小于30cm的C.焦距等于30cm的D.焦距等于15cm的13.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4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B.7cmC.10cmD.20cm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50cm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10cm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B.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C.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D.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三、问答题15.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先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亮点,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

6、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同一水平面上,光屏上,烛焰2.缩小的,倒立,等大的,倒立,放大的,倒立,放大的,正立3.二倍焦距,一倍焦距4.小于15cm,大于15cm小于30cm,大于30cm,大于30cm,大于15cm小于30cm5.实6.放大的,正立的,虚7.会聚,实8.大9.B10.D11.D12.D13.A14.B15.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