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

《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

ID:35918802

大小:146.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5

《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_第1页
《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_第2页
《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_第3页
《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_第4页
《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三节《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技术与设计2》中第一章第三节《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共需2课时完成。本课为第1课时的学习。该章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结构”与“设计”是该章的两个核心概念,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则是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对结构及受力认识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的学习。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内力、强度、应力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应力计算,掌握应力和强度的关系。2、通过实验,明确强

2、度与材料、强度与物体的形状及连接方式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3、理解稳定性的概念,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和技术实验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亲身体验注重交流,通过分析讨论得到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难点:应力的计算,强度与应力的关系,结构设计需要在容许应力范围之内。四、学情分析:总体来说学生对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比较感兴趣。他们的思维、生活经验已有一定基础,并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结构的一

3、些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通俗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对结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讨论、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多举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师生互动探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六、教学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结构的概念,指出事物的性质:强度和稳定性(二)知识构建1、强度对于结构变形,只给以“结实”“不结实”来评说是不够准确的,而对于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应该有更科学的描述。通常,物体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都以强度来表示,我们用应力来衡量强度。(1

4、)内力:外力使构件发生变形的同时,构件的内部分子之间随之产生一种抵抗变形的抵抗力,称为内力。(2)应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学生活动一】(3)拓展:探讨强度和应力的关系示例:粗绳和细绳,两种相比粗绳更结实,牢固,换句话说是抗拉强度更大。绳子所受拉力一定,即构件受到的外力一定,而粗的横截面积大,所以应力小,此时变形小,而抗变形的能力大,即强度大。结论:应力小,强度大应力大,强度小【学生活动二】(4)结合课本分小组探究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同时完成26页问题,答在学案上。结构的强度,一般取决于它对张力和压力两方面的反应能力,具体取决于以下因素:形状、材

5、料(不同的材料有承受不同应力极限的能力)材料的连接方式(不同的连接方式,受力传递方式和效果不一样)师生探讨:如何改进物体结构的强度?--如:国家要求建筑楼面的水泥板必须将钢筋焊接起来,以形成整体,即是改进连接方式以增强强度。还可以采用强度大的形状,那么要求强度大的地方大都采用什么形状?例如拱形、三角形等:常见的拱形桥梁可以保存很多年;钻石很坚固,它由复杂的三角形和四面体形状构成。这些都是我们改进物体结构强度的思路。希望同学们根据本课的学习在实践中应用。2、稳定性教师活动:展示不倒翁,静止立在桌面上的不倒翁用手扳倒后最终还能稳稳立住,说明不倒翁维持其平衡

6、状态的能力很强,即稳定性强。(1)稳定的概念稳定指的不是状态绝对不变,而是指受扰后,允许状态有所波动,但当扰动消失后,能重新返回到原平衡状态,则为稳定,不能回到原有平衡状态,为不稳定。(2)结构稳定性结构具有阻碍翻倒或移动的特性。师生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平放的砖头很稳定,把它竖起来就容易翻倒?瓶子里装了半瓶水很稳定,而空瓶子或是装满水的瓶子却比较容易翻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我们的结论:物体要稳定,第一,它底面积要大;第二,重心要低。(3)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结构的形状、重心的位置补充:结构的底面积【学生活动三】(4)合作探究A、为什么有些

7、结构看上去倾斜不稳,可实际是稳定的呢?例如:比萨斜塔等,展示比萨斜塔图片结构稳定性的基本条件: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内。B、不稳定的结构一定不好吗?举出生活中利用结构的不稳定的例子。举例:在地震多发地区,人们将酒瓶之类的物体倒置在地上,利用这一不稳定的结构实现预报地震的功能;过去农村地区人们用水桶打水常常要在水桶口的边缘绑上一重物,水桶到水面时能自动翻倒打水。(三)总结提升--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大屏幕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一个中学生,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首先要打好基础,学好科技文化知识,还应有谦虚好学的品

8、质,当然还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恰当,学生保持了较高的学习热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