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11122

世界当代史11122

ID:35927766

大小:12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25

世界当代史11122_第1页
世界当代史11122_第2页
世界当代史11122_第3页
世界当代史11122_第4页
世界当代史11122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当代史111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赫鲁晓夫改革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日益暴露;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措施(1)政治方面: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展开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政治体制领域首先是平反冤狱和加强法制。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条例、法规,回复和加强司法制度,使社会控制进入有序的轨道。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作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回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总之,赫鲁晓夫在政治体制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纠正一些“斯大林模式”最突出的弊端,使集权体制恢复到

2、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2)经济方面:1)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赫鲁晓夫采取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减轻农民负担、振兴农业方面的措施。首先,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第二步更大的动作是取消义务交售制和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制,实行统一的农产品采购制度。此外,还房款了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扩大了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调整农业政策的同时,赫鲁晓夫还大力提倡垦荒运动。但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在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国家又开始提出不切实际的农业发展指标,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农业又陷入了困难境地。2)工业管理体制方面,赫鲁晓夫也作过

3、改革的尝试。其中最大的动作是将原来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改为由经济行政区管理。由这些经济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专业管理局对工业企业实施管理。这种改革并没有改变企业的地位,而只是变换了企业的上级领导部门,所以它并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其结果是在削弱中央官僚主义的同时助长了地方的官僚主义,并由此引起国民经济运行的混乱。(3)外交方面: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即冷战格局,从五十年代后期起,由于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不同,由于苏联经济的恢复和逐步发展,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赫鲁晓夫开始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提

4、出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所以美苏之间的关系从冷战逐步发展到形成争霸格局。美苏之间的争霸斗争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使世界长期维持了一种武装的和平的局面,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但争霸斗争也使美国遭到削弱,使欧洲和日本得以复苏,使苏联受到巨大的伤害,并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赫鲁晓夫企图控制中国,例如他曾提议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企图侵犯中国主权,遭到中国拒绝。再加上中苏两党关系恶化,两国关系破裂,苏联政府在一个月内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废除了200多项科技合作

5、项目,并挑起中苏边境纠纷。到六十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4)教育方面:赫鲁晓夫把十年一贯制改为十一年制的综合技术教育,让十四、十五岁的青少年掌握一门手艺,毕业后先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上大学。为此,学校与附近的工厂、农庄挂钩,请工人、农民为“工艺教员”,每周到工厂或农庄劳动一天。改革激起了学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对,赫鲁晓夫就通过法律强制推行。(5)军事领域: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枚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使赫鲁晓夫认为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空军和海军已失去它过去的意义”,国防力量不再取决于“有多少人穿军大衣”,为了同美国进行核竞赛要求全力发展核武器和火箭部队。为了节省开支

6、,又大量进行裁军,1955年苏军有576万人,1958年减到326万人,1960年又减到120万人,随之,又拆毁了部分坦克、军舰,解散了陆军总司令部。这造成军队普遍情绪不稳。(6)文学领域:在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下,文学界提出了“写真实”、“积极干预生活”等口号,导致文坛局面既非常活跃又相当混乱。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的是真实反映现实和历史、展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命运的好作品,比如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有的是片面反映甚至是丑化现实和历史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例如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因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西方称之为“解冻文学”。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在

7、其诞生后,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适时地进行改革,这是必要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例外,赫鲁晓夫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比较早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但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只是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加上他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他提出15年内人均产品和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切导致改革的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