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连贯与口译逻辑关系的意义建构

语篇连贯与口译逻辑关系的意义建构

ID:35928271

大小:43.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4-25

语篇连贯与口译逻辑关系的意义建构_第1页
语篇连贯与口译逻辑关系的意义建构_第2页
语篇连贯与口译逻辑关系的意义建构_第3页
语篇连贯与口译逻辑关系的意义建构_第4页
语篇连贯与口译逻辑关系的意义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篇连贯与口译逻辑关系的意义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篇连贯与口译逻辑关系的意义建构  摘要:交替口译的主要目的是清楚准确地向听众传递和表达意义,这就要求译员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不仅要正确地理解整个语篇的连贯和句间的逻辑联系,而且在转换语言时也要有逻辑性。提高逻辑分析能力需要掌握贯穿于口译听力、理解和分析、记忆及表达等不同阶段表达逻辑关系意义的策略。  关键词:语篇连贯;逻辑意义;口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2-087-08  衔接和连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衔接是通过词汇和语法手段,而连贯可以借助信息的有序排列。连贯关系是句群的深

2、层结构,是语境中句义之间清晰表达思想时内在的必然联系。虽然逻辑连词或短语并不经常出现,但语句之间确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就语篇连贯性而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首先分析和理解原文语篇的连贯结构,以此为参照系,重新构建译语语篇的连贯结构,重新安排译文的逻辑推进层次。翻译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也是逻辑关系的转换过程,即连贯结构(coherenceconfiguration)的重新构建过程,也是思维转换的过程:译者思路经历一个从原文连贯结构到译语连贯结构规范的转换。由于两种语言思维惯势的对照,甚至冲突,需要译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调

3、整、变通,逻辑关系的重新确立和线性顺序的重新排列是构建译文连贯的两大要素[1]。  根据法国释意派理论家塞莱斯科维奇的研究,口译的思维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的记忆和表达三个过程,重点始终围绕脱离语言外壳的中间过程。这个中间过程指听话人通过对讲话人传输的语音,进行认知加工得到意义的过程。语音会消失,但意义会作为意识状态保存在记忆中。在交替口译中,由于时间紧,交替口译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清楚准确地向听众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这就要求译员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不仅能正确地理解整个语篇,尤其是对整个语篇连贯和逻辑联系的理解,而且在转换语言时也要有逻辑性

4、。本文重点探讨贯穿于口译听力、理解和分析、记忆及表达等不同阶段表达逻辑关系意义的策略,旨在提高口译学员的译文质量。同时,这也是口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期望能与口译同行切磋、交流。  一、英汉不同的逻辑衔接特点  篇章的衔接可以借助显性衔接来实现,也可以借助隐性衔接来实现。一般认为,英语注重“形合”,常使用显性的衔接手段;而汉语注重“意合”,更多的时候采用隐性的衔接手段。所谓显性连贯特征即连接词语的使用,而隐性连贯特征指信息内容的相互关联。句群间尤其是相邻的句群间有着显性或隐性的连贯特征,上一句群是下一句群的铺垫,下一句群是上一句群的延伸。

5、内容层层展开,逻辑步步推进。所以,在翻译中译者必须注意译文的连贯性,如句子层次、句群层次、篇章层次的连贯性。  而在汉译英时,要符合目的语的习惯。正如刘士聪所言,做汉英翻译,都是尽力弄得像英语,所谓“像英语”是指讲究“句法、章法和用法”。句法指英语严谨的句子结构;章法指文章的组织结构,即文章的布局和上下文的衔接与连贯;用法多指字词、短句、成语、修辞以及灵活的句子形式等方面的习惯用法[2]。  根据胡开宝的调查:汉英会议口译英译语料中逻辑关系显化现象十分显著,逻辑关系显化例证数量占含有相应逻辑关系连接词语句总数的51%。口译译员十分注重语句之

6、间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的显化,这两类关系显化例证数量分别占含有相应逻辑关系连接词语句总数的80%和52%。转折关系显化程度也不低,其例证数量占相应语句总数的33%。就连接词的使用而言,口译译员尤其倾向于选用so、but、if和soasto来明示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口译理解、分析阶段捕捉逻辑意义的手段  因为汉语注重“意合”,更多的时候采用隐性的衔接手段。在汉英交替口译中,译员要留意分析隐含逻辑关系的复句。此类复句由于缺乏明确的逻辑用语而具有相当的隐晦性与模糊性,给译员的解读带来不小的困难。所以,为了理清逻辑关系必须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7、 (一)运用预测策略  逻辑分析要求在听取信息时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在全神贯注地收听的同时,结合自己对口译情境和讲话人背景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更好地跟上讲话人的思路,缓解“听”的压力,使口译理解更轻松、更准确。预测策略会使信息分析、重组与翻译更为容易。也给了译员更多的时间与脑力加工处理后面的信息,从而提高译员翻译的总体表现。  Lederer认为,口译中的预测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预测惯用语句及语言的固定搭配;(2)预测讲话人的说话思路;(3)预测整个篇章的论点及逻辑思维论证。[3]而语篇的结构与文章的体裁有关,比如

8、,记叙文往往以事件的发展为脉络,说明文或议论文常用演绎或归纳的办法安排结构,演讲结构大多具有逻辑性等等,理清其思路也可以帮助译员预测后文。同一专题、同一组织的讲话都有相对固定的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