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学术论文new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new

ID:35929960

大小:6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25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new_第1页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new_第2页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new_第3页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new_第4页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撰写学术论文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撰写学术论文任何游戏都有自己的规则,只有遵循它的规则,参与的人才能够赢得胜利。为了能够让我校研究生更快的熟悉学位论文与科技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材料整理此篇——写作篇。一、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谋篇构思的思路与要求1、构思要围绕主题展开:若要使论文写得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必须要使全文有一条贯穿线,这就是论文的主题。主题是一篇学术论文的精髓,它是体现作者的学术观点学术见解的。2.构思论文布局,要力求结构完整统一:在对一篇论文构思时,有时按时间顺序编写,有时按地域位置(空间)顺序编写,但更多的还是按逻辑关系

2、编写,即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符合科学研究和认识事物的逻辑。但不管属于何种情形,都应保持合乎情理、连贯完整。3.要作读者分析:撰写并发表任何一篇科技文章,其最终目的是让别人读的,因此,构思时要求做“心中装着读者”,多作读者分析。有了清晰的读者对象,才能有效地展开构思,也才能顺利地确定立意、选材以及表达的角度。 ◆提高构思能力写学术论文之前,先拟定提纲,可以极大地帮助作者锻炼思想,提高构思能力。1.写作提纲,可以帮助作者勾划出全篇论文的框架,体现自己经过对材料的消化与进行逻辑思维后形成的初步设想,可计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3、,前后如何表述一致,重点又放在哪里,哪里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说。按此计划写作,可使论文层次清晰,前后照应,内容连贯,表达严密。2.拟制写作提纲,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是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单元与相应的论点有机组织编成顺序号,工作量并不大,也容易办到。提纲中用以提示写作的句子,有时即可用来做论文段落的标题。二、论文写作的常用结构◆并列式结构:将所选取的材料加以排列,各材料单元之间并无逻辑制约关系,即使调换材料排列次序,亦不致影响表达效果。◆串式结构:将所选取的材料依次排列,各材料单元之间有依次的逻辑关系,不可随意调换。串式

4、结构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制约型串式结构,其模式示意如下:A1→A2→A3……→An(即:无A1,便无A2,余类推)。◆伞式结构:这种结构是指某一层次的论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论据支撑着的结构,即只有同一层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单元同时成立时,上一层次的材料单元才能成立。◆复式结构:实际上,在撰写论文时,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一种模式。应根据论文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构思有关阐析、推理及反驳等论证的实质部分如何穿插安排、展开,才能全面、准确、简明地说明问题,可以灵活运用“复合型结构”。三、学术论文的标准格式与写作◆题名(Title,Topic)论

5、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对论文题目的要求如下:1、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2、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少,用词精选。一般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

6、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必须慎重。4、醒目:论文题目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摘要(Abstract)1、摘要内容: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

7、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2、摘要要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文字简炼,内容充分概括,其字数一般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3、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1)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2) 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3) 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4) 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5) 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上下连贯,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摘要不分段。6) 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进行了……调

8、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7) 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8)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不要用数学公式和化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