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我国自然地理知识点

ID:35932035

大小:47.1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25

我国自然地理知识点_第1页
我国自然地理知识点_第2页
我国自然地理知识点_第3页
我国自然地理知识点_第4页
我国自然地理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自然地理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自然结构第一节中国地貌一、地貌的基本特征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

2、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2.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二、 地貌的形成因素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燕山运动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我国山

3、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是造成我国目前地势差别的重要力量。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就是指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综上所述,我国的大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的,而现在的地势差别主要是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

4、特别是新构造运动)的结果。2.气候因素(外营力)地貌的形成除受地质构造控制外,还深受外营力的影响。外营力的程度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候条件。降水与气温的变化,影响着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与强度。降水对地貌的影响;气温对地貌的影响;积雪对泥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冻土分布对地貌发育的影响3.地表组成物质因素(物质基础)地表组成物质是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我国地表的组成物质千差万别,分布错综复杂。由于地表物质的不同,抗风化、侵蚀的强度不一,在一定的外营力作用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形态。我国境内由于地表组成物质而形成的大面积特殊地貌,要算华北的黄土地貌和西南的

5、喀斯特地貌。4.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改变局部地貌形态;二是加速或延缓现代地貌过程。三、 几种特殊地貌类型1. 我国的冰川地貌冰川的形成:积累、成冰、运动大陆性冰川与海洋性冰川的特点2. 我国的黄土地貌(1)黄土的分布。(2)黄土地貌形态。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沟壑纵横,梁峁遍布。(3)黄土成因的讨论。黄土的抗蚀能力差(内因)现代外营力的侵蚀强烈(外因)黄土塬:大面积的黄土平台黄土梁:长条形的黄土高地。黄土峁:孤立圆穹状的黄土丘。黄土坪:黄土区沟谷底部黄土覆盖的阶地或平台3. 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由地表水与地下水在可溶性岩区的溶蚀、侵蚀作用所形成

6、的地貌形体。(1)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2)喀斯特地貌形态。(3)喀斯特洞穴的分布。第二节中国气候一、 气候的基本特征(一)季风气候显著1.季风气候区范围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为界。2.季风类型多样广义的季风包括:海陆季风、南北半球季风、高原季风、行星季风和平流层季风五类。我国有海陆季风、南北半球季风和高原季风三种。3.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候干冷,夏季气候暖湿4.与同是季风气候的印度比较,我国冬夏季风都很盛行,而印度夏季风强冬季风弱(二)气候的大陆性强气候的大陆性是指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比:我国主要表现为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降

7、水集中在夏半年等特点。(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按照气温的不同:从南到北划分9个气候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域。按照水分条件,自东南向西北,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个气候区。按照海拔高度,各地山区形成复杂的气候垂直带谱。总之:根据≥10℃积温等气温指标和干燥度指标,综合划出9个气候带、18个气候大区、36个气候区和1个高原气候区域。显示出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2.以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为主(四)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灾害频繁1.水热同期,对农牧业生产非常有利2.气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