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陈涉世家同步练习2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陈涉世家同步练习2苏教版

ID:35936697

大小:22.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5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陈涉世家同步练习2苏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陈涉世家同步练习2苏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陈涉世家同步练习2苏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陈涉世家同步练习2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涉世家》同步练习2一、阅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为什么在开头列出吴广呢?。2、写陈涉作者有没有从他出生写起,详写了什么?作者专写了陈胜的,这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作者选择了的典型事例,通过的细节,运用,以及的描写,揭示出陈涉年少时的个性。3、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反映在哪里?是为了介绍,反映在中。表明其不甘贫穷,要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展现其远大理想。二、阅读第二段回答下

2、列问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

3、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度已失期度:②为天下唱唱:③今或闻无罪 或:  ④乃丹书帛曰书: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①:②:4、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答:①     ②     5、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

4、段的大意。6.陈胜以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第三段选文,回答下列问题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慰首。陈胜自立为将军

5、,吴广为都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吴广素爱人()(2)尉果笞广()(3)忿恚尉()(4)并杀两尉()2.下列对陈胜、吴广号召大家起义的言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利害关系,借以激怒大家。B.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利害关系,指明斗争方向,并激励士卒立下雄心壮志。C.指出大家的处境,以“戍死”威胁大家,指明斗争方向。D.分析处境,晓以利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了陈胜________的性格。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话为:________。4.用选文中原句回答。(1)吴广

6、惹恼将尉的做法是:________。(2)吴广“忿恚尉,令辱之”的目的是________,陈胜起义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的是________。四、阅读《陈涉世家》未选进课文的结尾部分,回答问题。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7、的词(1)陈胜王凡六月()(2)或说陈王曰()(3)由是无亲陈王者()2.翻译下列句子。乃召见,载与俱归。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的“之”意义与用法与“陈王斩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B.涉之为王沉沉者C.宫门令欲缚之D.故天下传之4.仔细读文,可以看出陈胜故人相信陈胜“________,________”的诺言,真心实意(如“________”,“________”)找他,入宫后忘形失态(如“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