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

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

ID:35943784

大小:49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26

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含解析)1.下列物质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入细胞的是A.H2OB.甘油C.K+D.CO22.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胞吞D.协助扩散3.医生常给脱水病人注射0.9%的生理盐水。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在浓盐水中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从而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这个实例说明:A.水分子不容易进出细胞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C.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4.关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

2、②所示的过程都与氧气浓度有直接关系B.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C.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5.如图为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分别在上面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并在洞内各插入一支口径与洞口相同的玻璃管,甲玻璃管内注入3mL清水。乙玻璃管内注入3mL浓盐水,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变动情况是A.甲中升高,乙中降低B.甲中降低,乙中先升高后降低C.甲、乙中均降低D.甲、乙中均升高6.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分子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

3、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A.在玻璃槽中会检测到蔗糖和蔗糖酶B.在玻璃槽中只能检测到葡糖糖C.漏斗中液面开始先下降,加酶后上升一段时间又下降D.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一段时间后又下降7.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A.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C.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D.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8.生物体内要消耗ATP的生理过程有()A

4、.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B.葡萄糖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C.质壁分离及复原D.水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流动9.某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没有载体参与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D.被动运输10.右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膜中载体蛋白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11.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C.

5、神经细胞吸收K+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12.图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B.图甲中水柱a将先上升后下降C.图乙中水柱b将持续上升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13.将某种细菌分别接种到乙醇、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测定这两种物质穿过细胞膜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乙酸的转运速率与氧浓度呈正相关B.乙醇穿过细胞膜的速率比乙酸快C.乙酸穿过细胞膜可能需要载体蛋白D.乙醇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1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

6、捣碎后的提取液可用于H2O2催化实验,检验酶的适宜温度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分生区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有丝分裂过程、叶绿体C.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5.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情况。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该实验利用同一块植物组织探究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情况,没有设计对照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

7、壁分离及复原现象会更明显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16.右图是植物根细胞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土壤中吸收两种离子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A、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载体数量、能量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17.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18.对有关“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

8、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B.实验中测量到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