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

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

ID:35949847

大小:20.8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6

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_第1页
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_第2页
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_第3页
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_第4页
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学院关于开展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方案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水行动的相关要求,助力打好节约用水攻坚战,在全社会形成更加浓厚的节水氛围,环境学院特举办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坚持节水优先,共建绿色校园二、活动内容(1)首届大美龙江环境创

2、意创新创业大赛作品征集时间:即日起至4月22日本次大赛聚焦打好原生态、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五场保卫战,设置秸秆综合化利用与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饮用水保障绿色人居环境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四个专题,分创意组创新组创业组三个参赛组别。参赛个人或团队须向大赛组委会提交一项具有原创性的创意、创新或创业类作品。同时设置青年筑梦之旅活动、金点子征集活动、大学生创客秀、优秀企业家对话等四个同期活动。详情见:(2)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时间:3月22日13:30-16:00地点: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全市大中小学学生走进我校城市水资源

3、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感受科学乐趣,体会科技魅力。现场将由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沈吉敏副教授负责讲解xx城市水系统沙盘和环境前沿领域动态,同时邀请参观学生体验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测定、水的硬度和碱度测定等基础科学实验,动手操作浊度计、pH计、分光光度计等水质分析设备。联系人:钟xx老师电话:xx(3)xx城市模型展览时间:3月22日-3月28日地点:xx工业大学二校区主楼一楼xx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xx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xx城市建设主要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

4、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现于二校区主楼一楼进行xx城市模型展览,展览期间,每天中午均有碧水志愿者负责讲解xx城市的运作模式和建设案例。(4)节水知识进校园活动时间:3月21日下午地点:xx市建工小学围绕节水护水等主题,开展节水护水爱水宣传活动,通过与建工小学学生开展知识问答、游戏互动、共同制作节水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小学生以及社会公众普及节约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爱护水利工程的知识和理念。(5)垃圾分类知识进社区活动时间:3月23日下午地点:xx市xx区xx区芦家街69号庭院2018年3月30日,x

5、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xx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旨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文明程度。2019年2月17日起,xx市9城区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xx市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的目标。为此,碧水志愿者协会特组织垃圾分类指导队伍,通过设置分类垃圾桶、宣传板和标识牌,开展垃圾分类投放讲座等方式,宣传、指导、督促居民按照分类规定投放垃圾,促进居民逐步养成分类习惯。(6)碧水讲坛应对环境挑战,共建美丽中国时间:3月22日16:00-17:30地点:二校区主楼B11嘉宾简介:冯xx,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6、获得者,环境学院常务副院长,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xx工业大学生态环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xx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物化/生化组合技术及有机废水高效处理、水中污染物定向转化及原位产能与利用技术、有毒化学品环境与生态健康评价、跨界流域环境风险识别及管理。(7)研究生人文素质讲座第163期北极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时间:3月28日上午10时地点: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嘉宾简介:李xx,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极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北极环境与生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北极大学联盟哈工大培训中心主任,原加拿大环境部科学技术局资深研究员

7、,国际杂志EcotoxicologyandEnvalSafety和中国环境化学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持久性有毒物资排放与残留清单,其在各种媒介中的迁移转化,及源汇关系,北极大气污染物传输及气候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