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vf考点笔记

二级vf考点笔记

ID:35956495

大小:180.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4-28

二级vf考点笔记_第1页
二级vf考点笔记_第2页
二级vf考点笔记_第3页
二级vf考点笔记_第4页
二级vf考点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级vf考点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知行教育冲刺班笔记总结第一章:公共基础知识1.1数据结构与算法1.1.1算法1.算法的基本概念(1)概念:算法是指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2)算法的4个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3)算法的两种基本要素: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算法的控制结构(运算和操作时间的顺序)(4)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法、递归法、减半递推技术和回溯法。2.算法的复杂度(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2)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的内存空间。1.1.2数据结

2、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即数据的组织形式。其中逻辑机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存储结构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有顺序存储、链式存储和散列存储四种方式。数据结构按各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复杂度可划分:(1)线性结构: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且每个节点最多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的非空数据结构。----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2)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的数据结构。1.1.3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线性结构又称线性表,线性表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2.线

3、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必须连接。●元素在存储空间的位置是按逻辑顺序存放的。3.线性表的插入运算在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把原来第n个节点至第i个节点依次往后移一个元素位置。步骤二:把新节点放在第i个位置上。步骤三:修正线性表的机构个数。4.线性表的删除运算删除第i个位置的元素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把第i个元素之后不包括第i个元素的n-1个元素依次前移一个位置;步骤二:修正线性表的结点个数。1.1.4栈和队列1.栈及其基本运算(1)基本概念: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其插入元算与删除运算都只在线性表的一端进行,也被

4、称为“先进后出”表或“----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后进先出表”。●栈顶: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栈底:栈顶的另一端。●空栈:栈中没有元素的栈。(2)特点:●栈顶元素是最后被插入和最早被删除的元素。●栈底元素是最早被插入和最后被删除的元素。●栈有记忆作用。●在顺序存储结构下,栈的插入和删除元算不需移动表中其他数据元素。●栈顶指针top动态反映了栈中元素的变化情况。(3)顺序存储和运算:入栈运算、退栈运算和读栈顶运算2.队列及其基本元算(1)基本概念: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又称“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5、。●队尾:允许插入的一端,用尾指针指向队尾元素。●排头:允许删除的一端,用头指针指向头元素的前一位置。(2)循环队列及其运算:入队运算与退队运算。1.1.5树和二叉树1.树的基本概念树是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树中有且仅有一个没有前驱的节点称为“根”,其余节点分成m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合T1,T2,…,T}rmm,每个集合又是一颗树,称T1,T2,…,T}rmm为根节点的子树。----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父节点:每一个节点只有一个前件,无条件的节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

6、结点(简称树的根)。●子节点:每一个节点可以后多个后件,无后件的节点称为叶子节点。●树的度:所有节点最大的度。●树的深度:树的最大层次。2.二叉树及其基本性质二叉树是一种非线性结构,是有限的节点集合,该集合为空(空二叉树)或由一个根节点及两棵互不相交的左右二叉子树组成。可分为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其中满二叉树一定是完全二叉树,但完全二叉树不一定是满二叉树。●二叉树可为空,空的二叉树无节点,非空二叉树有且只有一个跟结点;●每个节点最多可有两颗子树,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3.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二叉树通常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节点由数据域和指针域(左指针

7、域和右指针域)组成。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也称为二叉链表对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可按层次进行顺序存储。4.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的遍历是指不重复地访问二叉树中所有节点,主要指非空二叉树,对于空二叉树则结束返回。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1.1.6查找技术----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1)顺序查找:在线性表中查找指定的元素。(2)二分查找:线性表必须是顺序存储结构,且必是有序表,反复查找直到成功或子表长度为0时结束。1.1.7排序技术(1)交换类排序法:借助数据元素的“交换”进行排序,包括冒泡排序法和快速排序法。(

8、2)插入类排序法:包括简单插入排序法和希尔排序法(3)选择类排序法:包括简单选择排序法和堆排序法。1.2程序设计基础1.2.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